河南民间传统足饰及发展概况(鞋子袜子样式、传统婴幼儿鞋子)

renwen 提交于 周二, 2022/08/30 - 16:40

河南各地民间男女足部穿着主要以布鞋为主,分单鞋,棉鞋。单鞋有软帮、硬帮,多为圆口,习以黑布做成,鞋底用棉线绳密缝细衲。女鞋鞋面多用丝线绣花,称“绣花鞋”。河南满族所穿鞋面隆起的圆形女鞋叫“元宝鞋”。棉鞋亦称“棉靴”。帮内敷以棉、裹以里,多用黑布做面,其底也要比单鞋厚实、保暖。“棉靴”样式一般前面都缝制结实的履鼻,高高隆起,鞋帮可深可浅,有的帮上爬投虽以带子,形似母鸡的称“母鸡靴”;前后靴帮留壑、帮沿用皮线包缝和装饰的称“壑壑靴”。20世纪60年代以来,时兴一种取暖鞋,塑料底,帆布面,用翻毛牛皮作头面,鞋里用带毛羊皮或人造毛,人称“大头鞋”。在信阳、驻马店等地区民间普遍喜欢穿木屐。木屐亦称“高脚马”,最适于雨天和泥泞地,又称“泥履子”、“泥屐子”、“泥踏子”等。“泥复子”有简易泥履子和套鞋泥履子。简易泥履子是由上窄下宽的脚样木板为底,底下有两只高约两寸的木腿,穿时用麻绳将其缚在脚下行走。也有底下设铁腿,上面钉一鞋样大小的皮革面,将鞋套入穿用的。套鞋泥履子是在简易泥屐子底下用苎麻绳绱以草帮或布帮。布帮由多层粗棉布衲合,外层罩以黑包皮,用桐油浸透。草帮是用芦苇穗或玉米皮拧成,故也称“苇窝子”,草帮泥屐子冬日也可作保暖穿用。在豫南农村,多把布鞋整个涂以桐油,鞋底再钉以盖头钉俗称“油鞋”,下雨天穿着比泥屐子还轻便。60年代以前,泥屐子、油鞋在豫南农村相当普遍,后为胶鞋所取代,但因其可就地取材,自制自穿,至今在农村仍可见到。

30年代以前,女子大多裹脚,所以女鞋称木船形,前尖后圆,中间向上弯曲似弓,鞋面上绣以各种图案,俗称“扎花鞋”、“绣鞋”。

河南民间儿童喜欢穿着绣有老虎、猫、狗、猪形象的鞋,俗称“眉眼鞋”,或分别称以“虎头鞋”、“猫娃鞋”、“狗头鞋”、“猪脸鞋”等。眉眼鞋是用布剪成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其眼、耳、鼻、舌以及胡须俱用彩线绣制。缝在鞋脸前部,做工精细,形象逼真。一两岁幼婴儿冬日则穿“包袱靴”,包袱靴底和帮用一块布剪成,上铺棉絮,加里,然后两帮折叠缝成前脸和后跟而成,穿着柔软舒适。

60年代以后,民间男鞋样式更加多样。在乡村,人们最喜欢解放鞋、塑料鞋,阴雨、晴日、清闲、劳作均可穿着。皮鞋主要流行城市。近年也开始见于农村年青人的脚上。

袜子作为足服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以白粗布相缝,分长筒、短筒,均为双层腰,布底。有单布袜和棉布袜。机制的线袜,乡间称为“洋袜子”,多是富裕人家的穿着,其花样繁多,女子以华美为上。男子则追求朴素结实。穿深筒袜子的,都习惯用“吊带”套至腿上以免袜子下脱。“吊带”也称“腿卡”,用松紧带制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制鞋袜逐步向民间扩展。

分类标签: 民俗, 河南, ,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