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YúntáiShān]在修武县东北与辉县交界处。豫、晋交界处。因山顶常有云雾缭绕,故名。古称复釜山,因山形象一口大釜复盖于地上而得名。最高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俗名小北顶。山高谷顶,有奇峰秀岭30余座。名泉20多个,洞窟10个。有全国落差最高的季节性瀑布——老龙潭瀑布和次高的季节性瀑布天门瀑布。
界碑岭[JièbēiLǐng]在博爱县清化镇北20公里处。因豫、晋两省以此山岭为界,故名。东西走向,主峰海拔950米。
紫金山[ZǐjīnShān]在沁阳县城东北19公里处。因明代山顶建有紫金坛庙而得名。一名白松岭,因山上产白松而得名。俗称小北顶,因位于古紫陵县北而得名。海拔1028米,山峰陡峭。
孔山[KǒngShān]在济源县城东北9公里,沁河南侧。因其东有孔,南北相通,故名孔山,又称窟窿山。东西走向,长12公里,宽10公里,海拔637.7米。
玉阳山[YùyángShān]在济源县城西15公里处。因地处太行山之阳,唐睿宗之女玉真公主曾修道于此,故名。东西走向,长6公里。有二峰相对,称东玉阳、西玉阳。西峰海拔552米。
秦岭[QínLǐng]在济源县城西25公里,接山西界。一名齐子岭。北朝时,为高欢、宇文泰争战之界,后称之为齐秦岭。后人以山西部有避秦沟,易名秦岭。南北走向,长约20公里,宽约10公里。最高峰秦岭,海拔1192.6米。1982年建济源县猕猴自然保护区。
大伾山[DàpīShān]在浚县城东南隅,东临黄河故道。商曰黎山,东汉初称青坛山。唐以后称大伾山。因在县城东,俗称东山。南北走向,长1.5公里,宽760米,海拔135米。
浮丘山[FúqiūShān]在浚县县城西南隅,卫河之滨,东与大山对峙。宋称小横山。金、元改称浮丘山。因山有迭峰三层,突出平原,若舟漂浮,故名。因在县城西南,俗称南山。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750米。海拔103米。山巅孤峰突起,形成“山上之山”。
亚武山[YàwǔShān]在灵宝县城西6公里处。原为道教圣地,山上建筑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历代道徒云集,香火不绝,盛况仅次于武当山,故名。山有五峰,以南、北、中三峰为主体,东、西两峰为侧翼,形状如展翅的风凰,故又名凤凰山。海拔1857米。
土崤山[TǔyáoShān]在渑池县境南部。又名西崤山。俗称南大岭。东西走向,长51公里,宽约11公里。西高东低,岩裸多沟壑。
甘山[GānShān]在三门峡市区南35公里,陕县、洛宁、灵宝三县交界处。古作干山、乾山。北魏时,称常烝山。东西走向,长12.5公里,宽10公里。为崤山主峰,海拔1902米。为苍龙河、寺河发源地。
冠云山[GuànyūnShān]在卢氏县西北与灵宝县接界处。因系崤山诸峰中高度仅次于甘山的山峰,终日云雾弥漫,故名。海拔1866米。
铁岭[TiěLǐng]在卢氏县城西北12.5公里处。古因山石色如铁得名。一名车箱谷,以“昔人凿信道,长广如车箱”得名。海拔1266米。
金银山[JīnyínShān]在三门峡东29公里。古以山势陡峻称嵚崟山(亦称崤山),后音讹为金银山。西北——东南走向。长2公里,海拔968米,山有两峰。坡陡。
韶山[SháoShān]在渑池县城东北15公里处。因景色秀丽得名。又名云门山。东西走向,长15公里,宽17公里。海拔1463米。有金乌、玉兔等30多座山峰,群峰竞秀。
广阳山[GuǎngyángShān]在渑池县城北11公里处。以山体广大向阳而得名。又名渑池山。海拔1382米,为涧水、洪阳河发源地。
桓王山[HuánwángShān]在渑池县城东北35公里处。因春秋周桓王(姬林)葬于此山得名。又名凤凰山。东西走向,主峰海拔731米。
八宝山[BābǎoShān]在卢氏县城西部,洛河北岸。相传,因蕴藏有金、银、铜、铁、锡等8种矿藏而得名。海拔1112米。
全宝山[QuánbǎoShān]在洛宁县城西南37公里处。因山中有多种植物、珍稀动物和矿产资源,全山是宝而得名。古名攒板山、船板山。亦名全包山。为熊耳山最高峰,海拔2094米。
老鸦岔脑[Lǎoyāchà’nǎo]在灵宝县西部。因位于老鸦谷一侧,形似乌鸦嘴,故名。山势高峻,峰顶地势平坦,海拔2413.8米,为河南省境内最高峰。
白云山[BáiyúnShān]在卢氏县西南部。。因山势高峻,且常有白云缭绕而得名。主峰海拔1443米。
龙门山[LóngmònShān]在洛阳南13公里,伊河东岸。隋炀帝登北邙,观伊阙,称此为龙门。北魏《水经注》载:“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故又名伊阙山。长10公里,宽5公里,海拔303米。山顶平缓,山麓多泉。山崖壁上有著名的龙门石窟。
浮戏山[FúxìShān]在巩县、密县、荥阳、登封四县交界地带,嵩山北麓。以云雾缭绕于山峰间,云移峰动,似群鸟浮水游戏得名。一名老庙山。
崆峒山[KōngtóngShān]在临汝县城南24公里处。《庄子》“黄帝闻广成子在崆峒之上”。因广成子是传说中明“至道”的仙人,故一名大仙山。主峰玉犬峰,海拔320米。一名玉狗峰。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山下有洞,其户山向,传有白犬,往往出游,故号山冢为玉狗峰。南端有广成宫,山顶有丹霞院(亦名广成庙),东南有鸾驾山。
大红寨[Dàhóngzhài]在禹县、登封、临汝三县交界处。俗名西大红寨山。以峰巅圆形,耸立云表,远望似一座威严山寨,山体为红色岩石而得名。旧时以山中多大熊,得名大熊山。明代大熊绝迹,演称大雄山。又名大洪山。清末附近村民为避战乱,在峰顶筑寨,演名大红寨。东北——西南走向,长4公里,宽2.5公里。顶峰大红寨(俗称祖师庙)海拔1150.6米。
具茨山[JùcìShān]在密县、禹县、登封、新郑四县交界处。以黄帝曾在此拜见大隗氏得名。《庄子》载“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东北——西南走向,长40公里,一般宽12公里。最高峰具茨峰海拔787.8米。山势雄伟,重峦叠嶂,有密岵、香山、荟翠、承云、大龙、大鸿寨、石楼、大隗、风后顶诸山峰。山岩多裸。
荟翠山[HuìcuìShān]在禹县县城西北30公里,禹县、登封、密县接界处。因山上草木繁多得名。俗称黑堆山。海拔792米。山高坡陡。山下原为禹、密故道。主峰西南2.5公里为铁母山,简称铁山,以产铁多得名。
香炉山[XiānglúShān]在密县县城西北12.5公里,接荥阳县界。以山形三尖,似香炉得名。长1.9公里,宽2.5公里,海拔606.8米。
大龟山[DàguīShān]在禹县县城西北22公里处。因山形似龟得名。北有小龟山,此山较小龟山大,故名大龟山。东西走向。长2.5公里,宽1.5公里,海拔440米。
大鸿寨山[DàhóngzhàiShān]在禹县县城西北19公里,为与密县界山。以“黄帝之臣大鸿氏屯兵于此”得名。东西走向,长9公里,宽约6公里。山势挺拔,南缓北陡。主峰具茨峰海拔787.8米。
七堌堆[Qīgùduī]在密县县城东南25公里,与新郑、禹县交界处,因主峰有七个山头而得名,古称大隗山,据传,以黄帝曾在此山问道于大隗氏而得名。“隗”亦作“騩”。东西走向。长2.9公里,宽2.5公里。海拔63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