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脉
太行山[TàihángShān]位于豫、晋、冀三省之间,为三省界山。又称太形山、五行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1982年11月重印)载:“列子谓之大形。淮南子谓之五行之山。寰宇记谓之皇母山。或名女娲山。”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河南省内的太行山段为山脉的东南部,东北起自漳河河谷,西南至沁河河谷。长305公里,宽20公里,省内太行山的最高峰鳌背山海拔1929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太行山建立有抗日根据地。
林虑山[LínlǜShān]在林县西部,系太行山东侧一支脉。古名隆虑山。东汉延平元年(106年)因避殇帝刘隆讳,改称林虑山。南北走向,长40公里,宽约7.5公里,最高峰四方脑海拔1632米。沿山东麓有红旗渠。
王屋山[WángwūShān]在济源县城西北45公里处,接山西界。因山有三重,其状自南望如王者之屋,故名王屋。《尚书·禹贡》称:“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山海经》:“王屋之山,是多石。”其山东西走向,长18公里,宽14公里。最高峰天坛山海拔1711米,以绝顶有坛,轩辕祈天之所,故名天坛。东峰曰“日精”,西峰曰“月华”。济水发源于此。神话故事“愚公移山”即指此山。
小秦岭[XiǎoqínLǐng]在灵宝县境,西接陕西界。一名秦山。东西走向,长43公里,宽13公里。山势陡峻,多高岭,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8座。主峰老鸦岔脑海拔2413.8米,为河南省最高峰。林木茂密。
崤山[XiáoShān]位于河南省西部卢氏、洛宁、渑池、陕县的交界地带。又名嵚崟山。曾名三崤山、二崤山。以陕县境内古“崤”地得名。《吕氏春秋》:“天下九塞,崤其一也”。据《水经注》载:崤有石崤、盘崤、干崤之山。故称“三崤”。崤山又分为东崤山和西崤山,故又称“二崤”。该山东北——西南走向,长212公里,一般宽36公里。最高峰甘山海拔1902米。山势险峻。春秋秦晋“崤之战”即发生在这里。
邙山[MángShān]西起新安县,东至巩县伊河口。又称北邙、北芒。俗称芒岭。东西走向,长138公里,一般宽8.5公里。最高点翠云峰海拔258米。地势西高东低,绵延起伏。
熊耳山[XóngěrShān]位于河南省西部卢氏县境内,为秦岭东段支脉。以双峰竞峙,状如熊耳而得名。西南——东北走向。长178公里,宽40公里。最高峰全宝山海拔2094米。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是伊、洛两河分水岭。
外方山[WàifāngShān]在河南省中西部,西南起自鲁山县,东北至临汝县境。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长95公里,一般宽36公里。山势西南高东北低,群峰高耸,岭脊多呈锯齿状,是伊河与沙河、汝河的分水岭。
嵩山[SōngShān]位于河南省中北部,主脉在登封县西北部。古称崇山、外方、太室、嵩高、黄室等、也作嵩高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中岳”。《国语·周语》:“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禹贡》:“熊耳外方桐柏”。《左传·昭公四年》:“晋司马侯曰:阳城太室,九州之险”。《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崇为中岳”。《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登崇高,吏卒闻呼万岁者三,令祠官加增太室祠,以山下为奉邑,曰嵩高”。《白虎通义》:“中央之岳加嵩高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北宋以来称中岳嵩山。东西走向。主峰峻极峰海拔1494米,原名中顶,后人从《诗经·大雅·崧高》诗句“崧高维岳,峻极于天”中取“峻极”二字命名。东有太室山,西有少室山,各36峰,山势巍峨峻峭,风景秀美。山中多名胜古迹,有“嵩门待月”等嵩山八景和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古辕关等。
伏牛山[FúniúShān]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因山势状如伏牛得名。传说,因天上神牛下凡隐于山中得名。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长335公里,宽约42公里。主要山峰有玉皇顶(2211米)、老君山(2192米)、石人山(2153米)、龙池漫(2129米)、玉皇尖(2057.9米)。山势奇拔险峻,山岭多呈锯齿状。山坡一般北陡南缓。为河南省境内黄河、淮河、汉江的分水岭。
箕山[QīShān]在河南省北中部,西起伊川、汝阳、临汝三县交界地带,东至禹县、郏县西缘。山形似簸箕,故名。又名许由山,因上有许由冢得名。东西长105公里,中部地势较高。
桐柏山[TóngbǎiShān]位于河南省南部,为鄂、豫两省界山。一名余山。名称最早见《禹贡》:“导淮自桐柏”。《山海经》:“淮出余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有大复山、田王寨、胎簪山等山峰,最高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牌坊洞为淮河源头。山脊为长江与淮河分水岭。
大别山[DàbiéShān]在鄂、豫、皖三省交界部。大别山名始见于《尚书》:“内方至于大别”。《左传》:“自小别至于大别”。河南省境内山体东西长222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山势南高北低。新县以东高峻雄伟,金刚台海拔1584米,为大别山在河南境内的最高峰;新县以西宽阔低缓,有著名的鸡公山。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是华北大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天然分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
二、山峰
牟山[MóuShān]在鹤壁西10公里,与林县界山。曾名石尚山。谷顶似牟,因以为名。南北走向,长19公里,宽5公里。主峰乌山海拔263.5米。
黑山[HēiShān]在鹤壁东南12公里处。因山上岩石颜色苍黑而得名。一名墨山,以墨子首居此为名。海拔257.6米,山势如簸箕。西依太行,东接平原,位置重要。
尖山[JiānShān]在淇县县城西北10公里处。山峰顶高而尖,故名。又名楼华山、耧铧山。南北走向,长2.5公里,宽2公里,海拔603米。
老寨[Lǎozhài]在淇县县城西11.5公里处。曾名朝歌山。相传,殷纣王在山上筑寨屯兵后,改称朝歌寨。近代称“老寨”。南北走向,海拔700米。
云蒙山[YúnméngShān]在淇县县城西南。原名青岩山。又名云门山、方山。因山石青褐,其上云雾蒸腾而得名。海拔577米。
十字岭[ShízìLǐng]在辉县西北与山西省交界处。因主峰山脊呈“十字”状而得名。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732米。山势陡峭,中部平缓。
苍峪山[CāngyùShān]在汲县西北20公里处。亦名苍山、青岩山。《水经注》“苍峪,有苍玉珉石,故名。”山体呈弧形,长24公里,宽5~11公里。最高峰罗圈北岭海拔1042米,顶呈锯齿状。山势嵯峨多沟壑。
刘秀城山[LiúxiùchéngShān]在辉县西北部与山西陵川县交界处。相传,刘秀曾被王莽军围困于此,筑城扎营而得名。又名顶天凹。东北——西南走向。主峰名大城,海拔1632米。山顶较平坦。
南关山[NánguānShān]在辉县西部与山西省交界处。古称白鹿山。隋《西征记》云:“有石自然为鹿形,远视皎然独立,故以白鹿名”。清末称官山,后为区别于北关山,改名南关(官)山。东北——西南走向。最高峰华山,海拔1426米。多断崖陡壁。
苏门山[SūménShān]又名苏岭。在辉县城西北3公里处。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辉县志》载:“苏门,乃樵苏者之门也”。古称柏门山、百门山。因山麓有百泉,又称百泉山、百源山。东北——西南走向。长3.5公里,宽3公里。最高峰啸台,海拔180米,因是西晋隐士孙登长啸之处而得名。山南麓有百泉。东南坡有碑廊,集有历代文人雅士题刻35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