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文物贩子骗卖于外地)。
清·牛凤山 子·牛造
牛凤山字梧阶。清,巩义市河洛镇明月坡村人。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武状元。历任甘肃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地区)中营游击,加副将衔。复升任总兵,得四世一品封赠,后因病离职还乡。咸丰五年(1855),黄河为患,滩地淤沙,收成大减,农民纳赋困难。牛凤山通过知府贾某,将实情详奏抚院,使赋税得免,众村为之树碑志感。后捻军兴起,牛凤山率众重修虎牢关以御之。 牛镜(?-1877),字荔庵,牛凤山之子。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进土,殿试获二甲 第一,任翰林院编修。黄善书法,工文辞。对人谦和,受民爱戴。康百万家门婿,光绪三年 (187),巩县大荒,值之好友吴元炳巡抚江苏。植专程访之,拟借助筹粮,赈济乡里。事未 成,病故于上海。
(二)近代名人
清·崔继泽
崔继泽(1862- 1892)白沙人,幼习击技,有智勇。由叔南阳镇总戌置于标下。甚钟爱。光绪八年,又随提督吴长庆火朝鲜平定叛乱。袁世凯当时是总摄前敌军务,继泽伴随左 右,与日兵巷战,短兵相接,矢石雨飞。仗剑先列,所向披靡,军威大振,迎复韩王,在朝鲜十年,事无巨细,靡不实力尽职。以功先后保擢手总并加五品衔。光绪十八年病逝朝鲜, 享年3O岁。袁世凯为悼念僚友,亲自撰写并书墓表。尚存。
清·王传沙
王传沙(1876-1933),名敬芳,巩县兴仁沟人。清光绪王寅科举人。他目睹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屡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乃起草万言书,历陈朝政得失。光绪三十一年 (1904)留学日本。次年冬,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激起中国留学生之愤 慨。于是,相继返国者近两千人,推举王传沙、刘幼艺为归沪留学生招待代表。王传沙与秋瑾、姚宏业、于有任等即在上海筹办中国公学,于光绪三十二年租屋开学,开创了中国民间自办新学的先河。后应像人之请,任河南学务公所豫西议董。不久,辞职回巩县,与刘莲青等人力行男剪发、女放足。兴办新学。先后创办巩县高等小学堂、强华女校、黑石关县立中等农桑学堂与回郭镇速成工艺学堂等,为巩县兴办新学树立了典范。
民国4年,王传沙返回河南,成立中原煤矿公司。民国5年,王传沙出资在本村王氏祠堂创办砖沙小学。民国8年,王传沙又任中国公学校长。翌年,将中国公学所办的商科改办为大学。民国11年,王传沙任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董事。次年,任陕西宣抚使,与陕西督军冯玉祥合作,实施善政,建树颇多。民国12年,曹锟贿选总统,王传沙拒贿弃选, 以示抗议。民国18年,蒋介石任命翁文源接任中原公司经理,王传沙离职寓居北平,民国22年病逝。
民国·任同堂
任同堂(1876-196),字镜海。原籍巩县神堤,民国34年迁孝义。清王寅科举人。保定高等法政学堂毕业。青年时代,力倡维新,与王传沙等人,推动成立神堤更新小学、黑石 关县立中等农桑学堂和回郭镇公立速成工艺学堂等。光绪三十年(1940),任同堂被推为巩县洛议会选民资格调查长。
武昌起义成功,任同堂由保定返豫,与赵长荣等组织豫西革命军。率部西进,与张铭的秦陇复汉军,组成秦豫联军。张铭任统领,任同堂为参谋官。
中华民国成立(1911),豫西革命军改编为镇嵩军。任同堂当选为河北省参议会副议长。 民国6年、民国11年,两届当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曹馄贿选总统,任同堂拒贿弃职,归乡隐居。凡邀其参与政事者,均被婉言谢绝。解放前夕,任同堂不轻信谣言,坚信共产党深得人心,必能救国救民。其侄勖丰,系共产党员,狱禁开封。同堂晓义亲友,全力营救,得以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同堂被聘为河南省文史馆馆员。
民国·刘镇华
刘镇华(1883-1952),原名茂业,字雪亚,南河渡镇神堤人。清末附生。保定法政专门学监狱科毕业。
中华民国成立(1912),任豫西观察使(后改道尹)。后投靠袁世凯,参与镇压白朗起义。
民国14年4月,“胡憨之战”爆发。刘镇华逃往山西,投靠阎锡山。民国21年,又委任为豫、鄂、陕边区绥靖督办,驻南阳。民国22年5月,任安徽省主席兼任豫、鄂、皖边 区“剿匪”总司令。民国26年5月,精神失常,退出政治舞台。1948年赴台湾,1952年病故于台。刘镇华庄园已被列为郑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静吾
张静吾(1901),原名张凝,站街镇北瑶湾人。1918年毕业干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德文班)。翌年留学日本,积极响应“五四”运动,参加留日学生反对中国驻日公使卖国活动。1922年,赴德国哥根廷大学学习。1926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次年冬回国,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到北平德国医院工作。1931年,他愤于洋人对国人的歧视毅然辞职, 到河北医学院任教授。
1934年,任河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内科教授。1937年,到上海同济大学任教授,“ 八 · 一三”沪战爆发,学校医院均毁于炮火。遂受命在上海筹办临时伤兵医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选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常委。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和中华医 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
民国·刘茂恩
刘茂恩(1898—1983),字书霖。初入袁世凯办的模范团受训,后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入其胞兄刘镇华所率之镇嵩军,历任连长、营长等职。民国16年(1928),镇嵩军改编为冯玉祥部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任第四军军长,参国北伐战争。
民国18年,十月蒋冯战争爆发,刘茂恩奉命攻击握关之冯军。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任第十五军军长。民国26年,加入陈诚系统。
民国33年5月,任河南省主席兼豫西警备总司令。
抗战胜利后,刘茂思指示其地方武装对河南各抗日根据地实行“清剿”,残酷镇压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
武剑西
武剑西(1899—1973),原名武兆镐,站街镇老城堤南沟人。民国11年(1922),上海同济大学毕业,考取留德公费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研究数、理。在德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声援中国工人的革命活动。民国12年11月,由朱德、孙炳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旅德支部委员。1926年,由德国赴苏联,接受红军参谋总部特种军事训练。后参加共产国际工作,任东方问题报告人、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秘书、翻译等职。1930年,武剑西受共产国际派遣回国,在上海负有共产国际远东局秘密任务,兼理中共中央文委工作,任“社联”党团书记。曾受中共中央委派,协助宋庆龄组织欢迎法国共产党入巴比塞来华筹办 “远东反战、反法西斯代表大会”。1933年,调中共中央“特科”工作。此后,一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险恶环境中从事文化界和国民党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汉大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授,兼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宣传部处长。1953年,任高等教育部教学指导司副司长、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总编辑。1954年,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与朱德、周恩来、宋庆龄、林伯渠、霍秋白、邓仲夏、叶挺、王若飞以及国际友人斯沫特莱、斯诺等人都有较为密切的交往,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做出了贡献。培养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代人的严谨作风。“文化大革命”中武剑西受到残酷迫害,患病未能及时治疗,197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