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件”讲述200万年文明史

renwen 提交于 周四, 2018/12/20 - 00:14

用“物件”讲述200万年文明史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日期:2017-03-02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国博启幕

  南都讯 记者黄茜发自北京 3月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全球巡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

  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英国BBC广播电台联合制作了系列广播节目《一百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大英博物馆前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从大英博物馆的800万件馆藏中挑选出100件藏品,从距今200多万年的奥杜威石质砸砍器一直到20世纪的信用卡、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用“以物述史”的方式畅游200万年的人类文明史。该节目后来集结为《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书出版,由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一度跻身英、美各大畅销书榜前列。《纽约时报》称其为“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

  2014年,基于广播节目和书籍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全球巡展正式启动。该巡展由艺术史学者贝琳达·克里勒担当策划,与原节目相比,展出的文物因运输和展览条件等略有调整。迄今为止,巡展已到过阿布扎比、台北、东京、九州、神户、佩斯、堪培拉等地,观展人数超过100万人次。今年6月29日,巡展还将移师沪上,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通过物品讲述人类的历史

  南都记者在展览现场发现,此次的展品既有王后竖琴、国王及神祇塑像、浮雕壁画等历史文物之外,也有瓢盆碗盏等反映人类生活状态的日常实用物。第100件展品甚至是2005年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

  展览分为“开端(200万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最初的城市(公元前3000-前700年)”、“权力与哲学(公元前700-公元100年)”、“仪式与信仰(公元1-800年)”、“贸易与侵略(公元300- 1100年)”、“变革与适应(公元900-1550年)”、“邂逅与连接(1500- 1800年)”、“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八个单元,以一套属于古埃及女贵族佘盆梅海特的木棺作为序曲。据介绍,该木棺制作于公元前600年,材料全部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成为古文明间交流合作的鉴证。

  “这是一个关于发明创造的展览,展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或赏心悦目的物品,我们从物品身上了解到我们的过去和现在。”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博士也提出,该展览介绍了一种新的对待文物的观点,即以物品来讲述历史。“这些物品所属的社会有些是有书写文字的,有些是没有书写材料流传的。在两百万年的过程中,我们试图展现人类文明的共性而不是特性,试图在不同的社会间建立平等。”

  重返世贸的木槌和签字笔成“第101件文物”

  自2014年起,“大英博物馆10 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全球巡展已从阿布扎比到日本、澳大利亚,吸引了上百万人次的观众,受到国际博物馆界的好评。

  在展品遴选方面,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博士介绍,巡展的惯例是不停更换展品。“因为有一些非常脆弱,不能长时间旅行,需要被替换下来。最早在广播节目里出现的展品,有一部分没有出现在展览当中。原则是,它跟之前被撤换的展品比较相近,不会影响叙事的结构。”

  北京巡展共展出了镈、玉琮、三彩文官俑、龙首双耳瓶、元青花瓷盘、沬司徒疑簋、柿子右卫门石像等十件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文物。此前被中国观众热烈期待的《女史箴图》并未在展览中露面。

  每跟一个国家的博物馆合作,英国主办方都会延请当地博物馆遴选“第101件文物”,共同参与大英博物馆这宏大而细微的世界史叙述。国家博物馆此次选择了2001年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时的木槌和签字笔,代表中国重返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展览本身也可以理解为全球化的一个部分,它参与了全球化。”哈特维希·费舍尔表示。他希望观众用比较的眼光来看待展览,“人们创造物品解决生存难题,物品也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文明和思考方式。”

  贝琳达·克里勒说,在100个博物馆举办了巡展之后,这“第101件展品”将会有100件,它们汇聚在一起,可以展示现在的世界。

 

 

 “大洪水”泥版。

 

  奥杜威砍砸器。

 

  亚述士兵浮雕石板。

 

分类标签: 历史考古,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