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佛教名胜古迹有哪些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22/10/10 - 21:18

【大海寺遗址】 位于荥阳东索河之阴,创建于北魏。大海寺的范围西自城关北台,东至罗洞村,南迄乔楼村,北达苏寨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该寺毁于五代后期,后历经重修,最后毁于二十年代。出土遗物有北魏造像龛座,唐代坐佛8尊,立佛1尊,唐代菩萨18躯,菩萨头10个,罗汉像3躯,象座1个,共42件。这些石刻遗像为研究我国石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十一面观音雕像】 为大海寺遗址出土物,约为唐宋作品,雕像高1.71米。主面像之塔式发髻,化作一佛七菩萨;双耳后又为左善右恶两面相,共计十一面。面象慈样凶恶,情态各异,喜怒哀乐,栩栩如生,犹如世人脸谱集锦。肩肋下舒展六臂,上双臂作说法状,中双臂两手合掌胸前,下左手执净瓶,右持杨柳枝,寓意"观音洒净瓶甘露,清凉三千大世界。"造像丰神秀骨,情态生动,为艺术之珍品。

【北魏造像碑】 大海寺遗址出土有北魏造像碑一通,高1.33米,宽1米。碑身四面雕刻佛、菩萨、力士、飞天、比丘僧尼与善男信女256人,并饰以宝幡、蟠龙、卧狮、亭阁、花草、树木、云、天、水、火等绵纹。正面"维摩径变图"一幅。碑阴与两侧上方,自左至右排列"释迦降生图"、"太子龙浴图"、"讲经说德图"、"诵经坐禅图"等九幅、图象生动,人物各具姿容情态。下方正中刻185人供养佛事之题记,如将画面展开,为一组古代佛教活动的连环图画,层次分明,主题突出,造型生动,雕工精细,堪称南北朝佛教艺术作品中的珍宝。

【等慈寺遗址】 位于荥阳汜水东北0.5公里的赵村南头。唐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李世民诏令修建的,是为了纪功和超度"虎牢之役"的亡灵,于"克敌之处,普建道场,情均彼我,恩洽同异。"由此因名等慈寺,后僧人作恶,行人须结伴而过,群众传为"等齐寺"。等慈寺高阁广廊,宝坊灵塔,规模宏伟。1944年毁于战乱。原有大唐纪功颂碑和等慈寺碑,乃唐代石刻珍宝,后毁。残碑存于郑州市博物馆,

【龙泉寺遗址】 位于荥阳城东北7.5公里的寺后村。唐显庆五年(660年)以前建造,因寺前有"龙泉"古井,水清甘美而得名,以三佛殿为中心,有殿、阁、堂舍12所46间。民国时期改为国民学校,后全部废毁。仅存后梁贞明六年(920年)修复的功德碑。

【洞林寺】 位于荥阳城东南20余公里贾峡乡寺河村,该寺依山靠水,风景十分秀丽。据寺内历代碑记载,洞林寺始建于汉,盛于唐、宋、元、明,古塔高耸,碑碣林立,建筑富丽堂皇,与"少林"、"竹林"合称天中"三林"。明周靖王卒葬于寺后,遂成王家之佛堂。今大部分建筑已毁,仅存两殿一古塔、一玉佛、一鼎、碑刻六通。其中的明周旨渝碑,碑高2.4米,宽95厘米,刻旨谕并明周王序。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立石,现存放洞林寺内。元《大藏经记》碑,碑高2.4米,宽1米,正面刻"大藏经记"全文700字,阴面刻洞林寺历代派系图。另外在洞林寺后古洞内,有白玉佛l尊,名为"南无日光菩萨"。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奉朱元璋旨造石,象高1.63米,色泽光润,雕工细巧。1980年移县文化馆保存。

【洞林寺石塔】 又称无缘真公禅师塔。位于洞林寺西岗之上,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二月,塔高15米,为腹大脖细的瓶形实心喇嘛塔,用青砖白灰砌成,塔底座为精雕的仰复莲花座,八棱九级迭涩,由下向上逐层缩小.每层中间镶砌有刻花的大青砖。瓶形的塔身上,南面嵌有青石塔铭:"莺开山无缘真公禅师塔"。其上为螺旋形的圆锥体,共9层,每层部有美丽的浮雕。塔刹上有华盖,宝壶、宝珠等构件组成,此塔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在同类塔中,实属罕见。1987年被公布为河南省墓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寺】 位于荥阳东ll讼里二十里铺乡兴国寺村。唐咸亨三年(672年)建造,宋太平兴国年问重修,后寺废,现存唐明造像石刻有、二菩萨、一夫佛。菩萨:螺髻、圆脸,高鼻,两耳垂肩、闭目静坐莲座,焰状背光上,刻一佛、二弟子、二飞天。造型生动,刻功精巧,背后题记;唐天宝八年(749年),张思春为超度其亡母造石。现存郑州市博物馆。大佛高1.5米,衣纹流畅,体态丰盈。衣领上刻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周府添生十五郡王法名胜全,造石宝庆佛一尊以报四恩"等字。

【三义庙八棱碑】 位于虎牢关前的刘、关、张三义庙,现庙内存有紫檀木雕刻的关羽像,高1.6米,后院殿前有一八棱碑,碑高l米余,幅宽22厘米,唐元和十一年(861年)勒石。

【曹皇后塔】 俗称千尺塔。位于荥阳城南20余公里塔山(大周山主峰)之巅。北宋仁宗年间(1034年前后)建造。千尺塔六棱七级,塔自高15米,至山下千尺有余,故名千尺塔。传说曹皇后家居夫周山之下曹家湾,在汴梁思念故乡,宋仁宗诏令在皇后家乡建造千尺塔,在京都建造"望乡楼"以释皇后怀乡之思。因塔高千尺,屡建不成,杀死许多的官员和工匠。后以羊群驮砖上山,建塔于大周山巅,终于成为浮天的高塔,可见巍峨雄姿。现塔周围还有石碑6通,断碑2通,石座佛3尊,皆无头。塔周围砖石垒砌的寨墙,东西约有400米,南北约150米,拱门上有清成丰年间刻石匾额"钺佛寨"三个大字。1987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齐石窟造像】 在荥阳崔庙乡王宗店东南崖壁上,有造像石窟一处,北齐天统四年(568年)建造,窟门高1.22米,内高1.72米,宽l米,深1.25米。内刻佛像释迦居中,赤脚立于莲座上。座下有两个童子耸肩背负,旁边有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座前有青狮和白象,两边有看管的力士各一人,神态武勇,镌刻生动。 

【摹崖造象】 位于荣阳县贾峪乡邢河石窟北。刻有立佛一尊,长方面轮,披袈裟,华服下部敞开,双手执衣作飞翔状,肢体匀称。往北,又一大石龛,龛中刻弥陀,披袈裟坐于须弥宝座上作说法状,妙相庄严。胁侍二菩萨,身着天衣,胸披珠翠,婀娜旁立。龛外二力士与邢河石窟力士同。该石窟摹崖造象具有初唐和印度造象风格,从制式看,造象年月为初唐时期。

【邢河石窟造像】 位于荥阳大周山(塔山)东麓,贾峪乡老邢水库西崖绝壁上。高约2米,宽度与深度相等。石窟门左右各刻一力士,窟内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这种方形石窟,单尊造像,四壁无刻,与唐初之洛阳龙门及山东益都云门山等石窟相似,特别是门左右力士浮雕,昂胸瞪目,武勇护法,栩栩如生,与龙门奉先寺,敬善寺之力士酷肖。现石窟已没入水库中。每当库水浅落,遥望犹如挂图。可惜头部已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