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时期河南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及对周朝全国的影响

renwen 提交于 周六, 2022/09/10 - 23:31

周朝建都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史称西周。周初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把原来商王朝在河南的中心统治地区划分为卫、宋、许、陈、杞等诸侯国,并于成王七年(据《竹书纪年》推算为公元前1019年)派召公视察洛(今洛阳)后,令周公亲往建成周于瀍水东岸,建王城于瀍水西岸(今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两城建成后总称洛邑,辟为东都,称成周。洛邑成为和镐京同样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周朝实行分封制,周王是天下诸侯的共主,自称天之元子,故称天子。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仅限于以镐京和成周为中心的一些地区。河南地区既有许多重要的诸侯国,又有周天子直辖的成周王畿地,在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为河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周时期,河南是全国主要经济区。农业生产远比商代发达,休耕制和简单的田间排水、引水技术已经应用,并开始认识了杂草腐烂后的肥田效果。手工业生产部门增多,分工更细,出现了掌管工奴的“百工”。青铜作坊几乎遍及周朝的整个统治地区,青铜器数量也远远超过商代,并出现了不少新器物。瓷器的生产有新的发展,麻纺和丝织已比较普遍。市场日渐形成,金属货币开始使用。河南境内的城邑也有了新发展,除营建了仅次于镐京的政治中心洛邑外,还有近百个城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是为东周,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国,在最重要的12初中,有郑、宋、卫、陈、蔡5国在河南境内。河南在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洛阳不仅是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而且是富冠海内的经贸大都会。

在长达300多年的春秋时期,河南成为诸侯争霸的必取之地。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八国之师与楚军对峙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阻止了楚的北扩,率先称霸中原。经过公元前651年的“癸丘(今河南兰考)之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正式确立。齐失势后,宋襄公图谋霸业,于公元前638年与楚战于泓(今河南柘城西北),宋襄公因信奉“君子不乘人之危”而败北,不但未竞霸业,反而受伤而死。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取“退避三舍”的策略,大败楚军于城濮(今山东鄄城),后经践土(今河南郑州市北)之盟和温(今河南温县)之盟,逼周天子封其为侯伯(霸主)。楚虽败而未失势,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于周。并于公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战胜晋军。晋、楚争霸半个多世纪,互有胜负,遂成南北并霸的局面。晋楚争霸中原之时,秦也曾派兵东进,企图角逐中原霸主。公元前627年,秦与晋战于殽(今河南陕县附近),秦军复没。秦穆公转而向西发展,遂霸西戎。

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渊源于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农业的长足发展,当时中原地区已普遍实行轮作休耕制;修筑了田间排水设施,已普遍使用“桔槔”进行灌溉,除草、施肥、治虫等受到重视,后世的主要农作物都已出现;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洛邑等地已经实行一年两熟制。其次是工商业的发展,个体手工业独立开业,百工居肆取代了“工商食官”制度。郑国的工商业当时最为发达,不仅掌握了相当水平的冶铸技术,而且商人足迹遍天下。爱国商人弦高曾假托郑国国君之命,以12头牛犒劳秦师,智退敌兵。卫国因地处交通要道,工商业也比较发达。从公元前478年和公元前470年的两次工商业者的起义中,可看出工商业在卫国的地位。东周王城洛邑居天下之中,“东贾齐鲁,南贾梁楚”;周人“以商贾为资”、“巧伪趋利,贵利贱义,高富下贫,喜为商贾”。

战国时期,河南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群雄逐鹿的大舞台。公元前354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军成功地实施孙膑“批亢捣虚”之计,取得了“围魏救赵”战役的胜利。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都今新郑),韩求救于齐,齐军仍用孙膑计,以逐日减灶的假象迷惑魏军,引敌出击,在马陵(范县西南)全歼10万魏军,再次成为中外战史上的成功典范。经过“围魏救赵”和马陵之役两战,魏国势大伤,失去了战国七雄的首强地位。后来,魏又败秦,逐渐形成了以秦、齐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峙。“连横”、“合纵”,不断分化,交错用兵,互有胜负,演化成令人眼花了乱的战国局面。

战国时期,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卫国(今濮阳市)人商鞅在秦国先后两次变法,奠定了富国强民的基础。他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作为变法的理论基础,成为法家杰出代表人物。另一位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韩国(都今新郑)贵族,他主张用“法、术、势”驾御臣下,有《韩非子》55篇传世,不仅思想深刻,而且散文独到,是先秦文学史上的奇葩。

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是鲁(今鲁山)人墨翟所创。墨子力主“兼相爱、交相利”、“摩顶故踵,利天下而为之”。他重视生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主张“尚贤”、“尚同”,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在认识方面,他认为立论要有准则,立论必符实。墨子的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

被后世推崇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周是宋国蒙(今民权)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道”无所不在,强调事物自生自化,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的观点,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他对“强凌弱、众暴寡”、“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庄子的散文“寓言什九”“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纵横家代表人物中,出于河南的有张仪、苏秦。张仪是魏国贵族的后代,公元前328年任秦相,他以“连横”之策说服6国,听命于秦,使秦国更加强大。苏秦是洛阳人,遍游6国,说使“合纵”御秦,使秦不能大肆扩张。

在各国相互攻兼中,秦势日益壮大,尤其是占据中原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后,便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经过大规模的军事攻伐,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从此,中国正式进入漫长的封建社会。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河南人吕不韦、李斯发挥了巨大作用。

吕不韦,濮阳人,家富千金,名满阳翟(今禹县)。在赵都邯郸遇到被赵留为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以为“奇货可居”,遂携巨资入秦游说秦孝文王后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太子,并将自己宠爱的邯郸女子献给子楚,被子楚立为夫人,生秦王政。子楚继位为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庄襄王死后,秦王政年幼,吕不韦继任相国,为“仲父”。吕不韦执政期间,攻取周、赵、魏,置三川、太原、东郡,使秦国实力进一步扩大。他门下宾客三千,命宾客汇集先秦诸家学说,主持纂成《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成为传世著作。

李斯,上蔡人,初为吕不韦舍人,精通帝王之术。因谈论吞并六国策略,受到秦王政赏识。上《谏逐客书》,阻秦王逐宾客,他建议秦对六国各个击破,被秦王政采纳,终于一统海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为丞相,他建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焚《诗》、《书》,禁私学;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以“小篆”为标准,整理统一文字。李斯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工书多着,有《焚书奏》、《劝督责书》、《仓颉论》等。

 

分类标签: 历史,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