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孕妇分娩期的估算,民间多以孕妇最后月经干净后,9个月加7为预产期。其怀孕月份在6个月以下而流产的,民间称之以“小产”、“破生”或“坐小月子”。习惯认为7个月早产之婴儿可成活,8个月早产的要夭折,俗称“7活8不活”。到了预产期俗称“到时候了”。如不分娩,则称“落(lào)月”。在豫东虞城县一带,若孕妇出现“落月”,孕妇娘家便要拿米糖看闺女,称“送饱米”,寓胎儿已长成,应该出生了。若送过饱米之后仍未分娩,娘家就要再次拿面条前往探视,称“送催生面”。
三门峡一带则送用面蒸制的韭菜馅馍,称“催生馍”。孕妇到了预产期并出现分娩征兆时,民间称“有症了”、“觉病了”。家人要立即做好分娩准备,让其食以荷包蛋,并请接生者。旧时接生者多为有临床接生经验的老年妇女,俗称“接生婆”、“收生婆”、“老娘婆”或“喜娘”、“抱毛孩的”等,修武一带人也称“稳婆”。
孕妇分娩时一般坐在床前放置的一矮凳或土坯上,产房只许接生者和孕妇的女性长辈出入,也有允许其丈夫出入的。胎儿出生俗称“落地”。小儿落地后接生者首先用剪刀将其“脐带”依至头顶或至脚底之长剪断,上敷以艾灰、棉絮灰或官粉,并将所留脐带挽三个疙瘩,然后将婴儿抱起用事先备好的衣物包裹。渑池人多用祖母旧衣包裹。林县人在包好小孩后,喜欢先让其在地上“站一站”,取其“落地生根”之意。然后方将其从地下抱起。故民间将生小孩也以“拾孩子”相称。
刚出生的小儿即大小便者,民间认为此儿“命太硬”,传说“婴儿大便于父不利,小便于母不利”,所谓“屙爹尿娘”,如遇刚生小儿大小便时要抱起来将其头在墙上“碰”三下以禳解其不利。胞孩落地处称“血窝”。商城人讲究“血窝”不能被人踩踏,要用土坯相盖。产妇产后胎盘落地即上床,床上多铺以谷草、土袋、灰袋以渗血水。等接生诸事完毕,家人即以面条、米汤或面疙瘩汤、荷包蛋、红糖茶等分别让产妇和接生者用餐。同时还要用红纸封钱酬谢接生者,钱数多少不限,贫者也可用一红布条相送。巩县一带,红布内还要包铜币数枚。如接生者收下红布而不要铜币时,即表示小儿满月待客时,还要前来做客。
如遇产妇难产,产妇一家往往祈神许愿以求平安。豫北修武一带民间用朱笔写一“××夫人在此”或祈福之语悄悄贴于产妇之背,为其催生。难产之小儿诞生后,接生者用温水为小儿洗涤时,盆内要放锁一把、硬币若干、鸡蛋一个。据说此锁可锁此“命硬”小儿以长命百岁,此鸡蛋让产妇吃了“可免”下胎难产之苦。
旧法接生,多不卫生。婴儿死亡率高。因婴儿死亡多在一周左右,民间乃以“四六风”、“七风”相称。夭折的婴儿,要由其父用谷草或席片卷裹,扔到野外,且不掩埋。若其父不在,则雇人代之。但其祖父是绝对不能送婴儿之尸的,因有“爷送孙儿死断根儿”之忌。在渑池县一带,抛于野外的死婴要置于高处,切不可送之沟底,据说抛于高处方可保证下胎婴儿成活。
在河南民间,连死数胎者被认为是“能生不能养”,故于再生婴儿时,将婴儿包好送至野外,再托人前往抱回,意取“给别人代养”,以避“能生不能养”之嫌。今城乡接生均用新法,接生者多受过专业训练,婴儿成活率大大提高,野外乱抛死婴之习已罕见。
河南女子只能在婆家分娩,忌生于娘家或外姓人家,故孕妇一到临产期,多不外出。如遇孕妇在娘家或其他人家突然临产而又来不及返回丈夫家中时,乡间多将产妇置于宅外避风之处,待产后再送返夫家。在商丘一带如生在娘家,则要向娘家交一个月的房租费,否则,以为会给娘家带来不安以致两家不和,故有“借娶不借生”之俗。民间还传说,在娘家生子也会使产妇遭受意外灾难。今城市人家多已不讲究此俗,产妇分娩或住夫家或回娘家,听其所便。
胎儿胎盘俗称“衣胞”。各地对衣胞处理法不同,但都很讲究。登封一带头生男孩衣胞要埋在大门口或堂屋门后,取意“男可支撑门面”;女孩衣胞埋在院内石榴树下,取意“女似一朵花”。豫南新县等地要将衣胞装入罐中封口扔于河泊、池塘。林县人于夜深人静时掩埋于大路口,认为衣胞被千人踏万人踩后可使小儿免灾免病。豫西、南阳等地对小孩衣胞的处理,类似登封之俗。但无论男女衣胞怎样处理,各地皆忌乱扔或送人当药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