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为新年后第一个月圆日。三镇向有“月半大似年”之说,农家则说:“年过节尽,拿起锄头田里奔”或“玩过十五好种田”。手工业者于元宵节夜焚纸祭祷祖师时,也说“火烧门前纸,各人寻生理”,又有谓“闹元宵越闹越发,不闹不发”。总之,人们不愿放过春忙前最后一次吃喝玩乐的机会。
元宵节又称“灯节”,因此扎灯、卖灯、玩灯、看灯,人人忙碌。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各路龙灯结队而来,通宵达旦,热闹非凡。龙灯队伍,沿街起舞,有的要吃要喝要钱,店铺应接不暇。若店铺只答应“搭红”(红绸或红布数尺挂在龙头上)、放鞭,龙灯队往往纠缠良久,致使不快。郊县农村龙灯队也有“舞一处吃一处”的陋习,预先通知各家准备烟酒菜饭,条件好的独家“接龙”(也是“接吃”),条件差的则由数家合办“接龙”。各村各姓龙灯都明确活动范围和路线,如果“越界”,常发生斗殴。建国后,文明玩灯一直是元宵节郊县农村治安的重要工作。
玩灯只在十五日夜进行,好事者也有提前两日、延后三日之举,谓十三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八日才“送灯”。
除龙灯外,虾灯、蝶灯、兔灯、马灯、鸟灯等均有。清代汉口“灯市颇盛,刻翠镂花,裁云缀鸟,极为工巧……四官殿与存仁巷等处,为灯市集场”。其花色多样,造型逼真,售者不呼灯笼,而呼“活的”,正如《汉口竹枝词》所云:“灯挂长竿样样全,夹道齐声呼‘活的’。”
谚云:“正月半,敲铁罐”,旧时元宵节热闹非凡,村村锣鼓喧天,户户锣鼓齐鸣,如锣鼓不够用,则以铜铁罐盆代之。妇女是日有不出外看灯,在家“请七姑”的。七姑又名戚姑、紫姑。《江夏县志》云:“上元夜初更时,村女辈……设香诵俚歌降神云:‘请戚姑神’,以卜新年蚕桑并占众事”,“各户醵金演剧,曰灯戏。”
元宵节,家家作汤圆,合家围桌吃汤圆,寓“合家团圆”之意。旧时,民间煮汤圆也有迷信,如家有孕妇待产,则以汤圆“裂破兆产女,起疣则兆产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