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后,艾格尼斯·史沫特莱、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等住其家达4个月之久。吴德施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邓颖超、朱德、彭德怀、秦邦宪,国民党人士冯玉祥、宋子文、孔祥熙、张群、王宠惠、吴国桢等过往亦密。白求恩也曾在他家中居住。他经常至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参加活动,曾与长女弗朗西丝·鲁茨将向在汉外国友人征募的10.3万元送至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同时主持和参加基督教负伤将士服务协会湖北分会及武汉基督徒难民服务团工作。1938年初,与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等人联合募集一批医疗器材和药品,由长女送往晋东南八路军总部。同年2月反侵略运动宣传周宗教日,武汉基督徒在汉口圣公会圣保罗座堂举行为国难牺牲者祈祷仪式,他在会上讲话表示“愿与中华民族同受艰苦”,并代表全体外侨信徒为抗战死难军民祈祷。同年4月中旬获准退休回国,周恩来、秦邦宪等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屋顶花园设宴饯行,并合影留念,周亲书“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和“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两条幅以赠。吴在家举行告别音乐会,周恩来、吴国桢等应邀出席。临行前在汉口《新华日报》和其他国民党报纸上发表《告别辞》。吴德施住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鲁兹故居”。
陆公德
陆公德(1871—?),法国外交官。1871年8月7日生于巴黎。曾就读于巴黎索伯恩大学,后入东方语言学院学习汉语。1897年8月被任命为法国驻华公使馆翻译。1901年2月任汉口法国领事馆副领事。1916年6月—1928年,任法国驻汉口领事,同时兼任汉口法租界工部局总董。1928年3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宣传科长向警予在法租界被捕,武汉卫戍司令胡宗铎派秘书长涂允檀会见陆公德,要求将向引渡至武汉卫戍司令部,遭陆拒绝。涂随即通电全国,指责陆公德贪污受贿,“庇护共产党”。同时,胡宗铎等在武汉及湖北地区掀起“收回法租界运动”。与此相对抗,陆公德将停泊在九江的两艘法舰调至汉口,在法租界实行戒严,通过湖北交涉员甘介侯向胡宗铎发出最后通牒,对涂的通电内容加以驳斥。胡宗铎也调集兵力作防御准备。在李宗仁的授意下,甘介侯请英国领事出面调停,陆公德被迫离开汉口。不久,法国新领事吕尔庚与胡宗铎达成协议:向胡宗铎道歉,同意引渡向警予;胡宗铎不再提收回法租界。向警予被引渡后于5月1日遭杀害。
陆德泽
陆德泽(1872—1953),湖北京山人。幼丧父,家贫。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刘歆生的刘万顺转运公司当信房译电及抄写职员。后任明港管事10余年。1907年回汉,独资开设陆恒昌洋酒店。民国3年与陈树堂、李紫云合办善兴昌匹头号,至1927年,获利高达100余万两。1921年任汉口第一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第一纱厂)总经理。至1924年,公司股金增值65%。后陆续投资或自办实业、钱庄、房地产等。
1931年长江大水患,陆曾备木船10只,率医疗队沿铁路线自居仁门至堤角,每日给灾民送医送药。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重庆,不久转上海经营纱布。1945年返汉,仍在江汉路经营纱布,至1949年停业。陆家世奉天主教,曾捐资在武昌创办德泽贫民学校,自任校长。1924年,梅神父教案发生,湖北督军萧耀南请陆与驻汉意、法领事斡旋,在江汉北路办梅神父医院以息事端。陆在中外各界资助下建院并任院长,意大利政府为此授陆以爵士勋章,罗马天主教授予其骑尉及勋章。
武汉解放前夕,陆参加张难先、李书城、陈经畬、贺衡夫等人发起的和平促进会运动,被推为武汉市民临时救济委员会常委兼汉口执行处主任。1949年5月,他带领梅神父医院医护人员在江汉关一带设医疗站,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为部队伤病员免费服务,受到吴德峰、张执一、梁必业等赞誉。出席武汉市第一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推选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水野幸吉
水野幸吉(1873—1914),日本人。189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来华任日本驻烟台领事。
1905年8月,调任日本驻汉口领事。在职期间,广泛结识各方,搜求华中一带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大至山泊形势、水路交通、运力运价、航道深浅(吃水量,可供多种战船航行参考)以及政府组织机构、施政方针等,小至商规民俗、地产、火柴每匣可装若干支及可燃率多少,甚至民间所喜绸缎布匹花色花样,无不调查详尽。经过综合整理分析,参用方志体例,撰成《汉口》一书。书中对于日本租界建设简陋,远不及英、俄、法、德租界的大厦林立、道路宽敞大发感慨,向日本政府提出如何拓展租界、建修新式码头以利通商和军舰进入等建议,为日本政府向华中、华南地区实行经济渗透和军事入侵提供详尽情报。芦(京)汉铁路通车后,汉口城区铁路两侧渐次繁华。其惊呼汉口将成为凌驾天津、广州,紧迫上海的“东方芝加哥”,又极力鼓吹日本势力向汉口渗透和扩张,还援引1898年《汉口日本专管租界条款》答应日本可以向丹水池以下扩展的条文,从1906年起不断向湖北当局交涉,要求将汉口大智门车站外毗连铁路,靠近德、日租界的千余亩土地租给日本,作为新的租界,被湖广总督张之洞拒绝。水野转而要求依约向丹水池以下扩界,于1907年2月7日于江汉关签订《推广汉口租界专条》,日租界得以扩展。
日本政府采纳水野幸吉建设日租界的意见,责成他全权经营。他按山崎方案修筑江边护岸工程,沿江构筑三菱码头、海军码头、日信码头,按日本样式建设市街。1909年离汉,升任日本驻华公使馆头等参赞。
吴佩孚
吴佩孚(1873—1939),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清末秀才,曾以摆摊算命为业。北洋直系军阀首领。1906年,为北洋军第三镇曹锟部管带。1917年升陆军第三师师长。1918年,随段祺瑞出兵进攻广东护法军政府,至汉口,任代理第三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1920年,直皖战争时,率兵战败段祺瑞军,开始左右北京政局。是年,路过武汉时,作《满江红·蓬莱歌》为军歌,表达出反对日本侵略的倾向。次年,派萧耀南进兵湖北,镇压湖北自治军,并夺取湖北督军王占元地盘。1923年,以直鲁豫巡阅使头衔,虎踞洛阳,成为北方政治、军事实权派和中心人物。是年2月,撕破“保护劳工”的伪装,指使萧耀南、杜锡钧派遣军警到汉口江岸弹压京汉铁路大罢工,屠杀罢工工人,制造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1925年10月,吴佩孚自称14省讨贼联军总司令,设司令部于汉口查家墩,向武昌、汉口两市商会强征军费200万元。北伐战争之后,吴佩孚隐为寓公,居住北京。抗日战争期间,拒土肥原之邀,保全晚节。1939年,因牙疾接受日军医诊治,被强制开刀拔牙,即日暴卒,年65岁。
黄兴
黄兴(1874—1916),原名轸,字廑午,又作近午、庆武,号杞园,在从事秘密革命活动中,改名为兴,字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早年入长沙岳麓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就读于武昌两湖书院。1902年春,被张之洞选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参与两湖留日学生创办湖南《游学译编》和《湖北学生界》两刊工作。次年参加拒俄运动。1904年回长沙创办明德学堂,参与组织华兴会,为会长,策划长沙起事,失败后经上海再东渡日本。1905年在日本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1907年起,先后参与领导广西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和云南河口起义。宣统元年(1909年)受孙中山委托,赴香港设立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主持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诸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