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是50年代以前流行于周口一带民间喜庆典礼和节日社火玩会中的民间音乐形式。所用器乐有锣(大锣、二锣、扣锣)、鼓(大鼓、边鼓)、唢呐(大笛、小笛)、笙、横笛、二胡、软弓皮胡、梆子和碰铃等。周口民间称其源于山西上党(长治)以南地区,民国初由山西帮的客商带来周口,为晋籍客商娱乐,后传入民间,和当地娱乐形式结合起来,成为节日喜庆及社火玩会中的重要内容。具体组织者多为当地各种会、社,所立组织便称“八音会”。在节日庆典和社火演出中,八音会的队列多用“鼓楼子”领先,鼓楼子用五彩锦缎扎花装饰,貌似彩桥,由2人相抬,其后安放大鼓、边鼓,领头司鼓1人为乐队指挥,其他乐队紧跟随后,边走边奏。常和社火中的“肘阁”相配,既为“肘阁”伴奏,又是独立的乐队。30年代,周口市拥有八音会6处,曾赴安徽界首一带献艺,颇得赞誉。50年代以后,随着其他各种器乐和现代器乐的发展,加之八音艺人相继谢世,曲谱失传,热心者又少,有被遗弃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