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戏台搭建有何讲究(河南地区)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22/09/05 - 23:09

戏台搭制:宋、元以来,河南民间戏剧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在庙会上,因此各地戏台80%以上均依附于各地庙宇,俗称“庙台”、“戏楼”等。大型庙宇设有“头门戏楼”或“庙前戏楼”。小庙无戏楼的也多设土台。此外,在点演大戏时,无戏台的村镇多依所在地形的特点,筑建各种各样的草台、土台、石台、木台。有的地方为了搭拆方便,使用太平车搭台。最富有特色的是豫东平原上的“马脚戏台”。此戏台由6个高约2米,上尖下宽的高脚方凳支撑,俗称“马脚”。马脚之上设有立柱洞眼,将其分别置于所搭木戏台或台棚的前台沿、后台沿和前后台交接处,便可支撑起所搭的木戏台和台棚。马脚戏台是太平车搭台的改进。

民间搭台唱戏十分重视台场地的选择。首先讲究地势“出音”的好坏;其次讲究戏台的台口方向,一般多忌台口朝南。戏台搭好后,要燃放鞭炮以“祛邪”或请剧团唱“破台戏”。戏台两侧的柱子上贴上诸如“乐无论古今存碑于世论民风斯为美,剧岂分新旧能演出人伦天理可以观”等属性的大红对联。戏台前的场地也颇多讲究。戏台前往对面八步、左右宽八步的地方称“八步场”。八步场内不许设坐凳,立而观看。场左为女子看区,场右为男子看区,女子看区称“花场”,男人不准到花场看戏,也不准围着花场看“溜边戏”。戏台前各种商贩必须在八步场外设点。在豫东卖小煎包的为八步场外百货之首,其两侧为卖烧饼的炉子,其它各种商贩则依次而设。卖丸子汤、羊肉汤的要在戏台后两侧设点,卖纸烟、花生的可在场外自由行动。演戏时,舞台前侧还设一台(俗称“观台”),有一爱管闲事、热心服务且颇具威信的人坐于其上,随时协助解决演戏时的问题。当代多已不设观台,大都组织服务人员照料演出事宜。

分类标签: 戏剧, 文化,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