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区传统的正月十五如何过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22/09/05 - 20:02

农历正月十五日,民间家家户户均要张灯、送灯、玩灯,尤其是十五日夜通宵灯火,故名灯节。正月十五夜又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元宵节”、“上元节”,河南民间也有直称“过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挂灯笼”者。

古代灯节原为正月十五日一夜,至唐代延至三夜;宋代又先后延至五夜、六夜,先“起于十四,止于十八”,后又增加十三日一夜。明代永乐七年(1409年)又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十日”。清代“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清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要》)。近代多沿清制,一般正月十四日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续灯,民间也有十三日便试灯直至十九、二十日方收灯的。今民间灯节活动仍盛行不衰。

河南民间灯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有“十五大似年”和“小过年,大十五”之说。传统以为“春节重在礼,灯节喜在乐”。届时白天夜晚一片欢乐,不仅送灯、玩灯,还有各种文艺活动,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一年中人们最欢快的节日。

(一)灯祭

60年代以前,正月十五日夜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所用灯盏有瓷制,也有面制,其形多样。一般呈碗形,直径有二市寸大小,高一市寸,中间空处有一圆柱形置灯芯处。瓷制的购于市场,自家所制的“面灯盏”,用豆面、玉米面或白面蒸成,俗称“灯馍”。使用时,将油盛于其凹窝中,内置灯芯。正月十四日下午鸣炮焚香“请神”,至夜将备好的灯盏添上棉(香)油、并置芯点燃,俗称“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届时焚香祷告毕,将所有灯盏送放于自家院内院外的神龛、牌位、水缸、粮囤、房门、墙头、大树下、捶布石、猪圈、羊栏、马棚、牛槽、鸡窝、粪坑、粪堆、厕所、磨盘、碾盘、石滚、井边等。每处均放两个,大户人家有放百十个灯盏的。测旱涝的灯盏要放在大门两边,每边六个。院中搭有“灯山”、“灯树”和竖有“天灯”长杆的要放上灯盏,然后统统点燃。同时点燃大门楼下所挂的一对灯笼。此时满院生辉,一片光明,灯花起舞,油香扑鼻,它象征着家家到处都“有(油)”,当年生活一定富裕。民间称此举为“送灯”、“点灯盏”。各家所点灯盏,当晚不收,让其尽油而燃,次日再加油点燃,称“续灯”。一般至十七日方“收灯”。汝南、平舆人收灯时要查看大门两边测旱涝的十二个灯碗中是否有露水、有多少,以测当年各月之旱涝。灯节后,所用灯盏如为瓷制,则收藏起来,次年再用。凡面灯盏,要收起打发“要饭的”,称“舍神果”。在南阳镇平县一带,点灯盏时,邻家子女也可悄悄将灯油燃尽的面灯拿走,俗称“偷灯盏”,以此祈福。新乡人偷灯盏有求子之意,谚有“偷个灯头儿,生个孙猴儿”。

灯节期间,各地民间还要向祖坟“送灯盏”,所用灯笼大多用苇杆或黍杆扎成,外糊以纸。也有用点煤油的玻璃灯者。送灯或在下午,或在晚上。不行送灯礼者,多预先制灯笼插在坟上以为表示。灵宝等地人向新坟送灯要连续进行三夜,借此表示不忘前辈养育之恩。

点灯盏之夜,灯光如昼,大人小孩均到处观灯、玩灯。在濮阳各地乡间,未婚女子在灯光下喜结伙进行拜神游戏。姑娘们事先各自用五彩纸扎制神话传说中曾抗命不嫁反对包办的玉皇大帝的女儿六姐和七姐的模型彩像。至夜,灯盏点燃后,在一片光明中先向六姐、七姐彩像焚香祷告,然后六七个人一组将其用竹竿或苇杆举在空中,“比衣着”、“赛身段”、“捉迷藏”、“穿针引线”,以测年景和命运,最后以火相燃,“送回天宫”。此迷信之举近代逐渐成为节日嬉戏之乐。在杞县一带,点灯盏之夜还有在街头路口点起火堆,围在一起烤火除晦以祈福之俗,故称“烤晦气”。50年代以后,民间点灯盏行祭神祈福之俗渐已衰落。

(二)玩灯

河南民间灯节时还要举行集体“玩灯”。玩灯活动过去多由民间“灯社”组办。灯社拥有各种各样的灯具,有丝制品外罩的花灯、方灯、园灯以及各种纸灯、玻璃罩灯,还有利用蜡燃气体使灯转动的“走马灯”和扎制成各种动植物形象的羊灯、牛灯、鸡灯、鸭灯等。许多灯的灯罩上都绘制有属性丰富多彩的图案,或为历史故事,诸如“火烧战船”、“苏武牧羊”;或为古代忠孝节义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如“王祥卧冰”等;也有书以吉祥的词句,如福、禄、寿,万事如意等。灯节时,各灯社将自己的灯,张挂于村中街巷或宽敞的公共场所,以供人观赏。旧时巩县西村乡堤东村灯节时,各灯社所挂彩灯,沿其村街道长达500米左右。各地灯社为了增加欢乐的气氛,还临时搭制大型的“灯树”、“灯山”,灯山搭制有按五行八卦二十八宿布局;有按南极、北极、启明、长庚、牛郎织女等天上星斗布局。驻马店一带民间称所搭灯山为“峨山”,周口一带人称“鳖山”。灯节之夜,各种花灯、灯树、灯山一齐点燃,彻夜通明。任人尽情赏览、游乐。

50年代以前,灵宝县阳店乡观头村人喜点“自然灯山”为乐,即在灯节时,将村后的马宗岭上全部放上灯盏点燃。为点灯山,每年正月初五后,全村家家户户便自动挖泥取土捏制灯盏以为点燃灯山之用,至灯节时,将所制灯盏在马宗岭上,随湾就势,一排一排摆放在梯田的埝头上,并使其呈宝塔形,从岭顶一直摆到村口,至夜添油点燃。其时横看成排,竖看成山,红光一片,自然灯山之壮观令人惊叹!此俗源于祭山神。

各地灯节之灯一般点燃三夜,也有四夜五夜方收者。

民间灯节玩灯,历来还有猜灯谜之举。人们在灯笼的外罩上写上各种谜语供人猜测,俗称“谜灯”或“灯谜”。

50年代以来,灯谜活动多由当地文化部门组办。灯节儿童所挑灯笼,有购于春节市场,也有自制的。60年代以前,多为手工扎制的纸灯,其造型五花八门。贫穷之家自制纸灯多用秫篾,内装灯盏用箩卜、白菜根挖制。至节日之夜,小儿手挑灯笼集聚一起,比灯型、比灯亮,尽情玩乐,所谓“灯笼会灯笼会,灯笼不烘(烧掉)不会睡”,即讲小儿深夜不散之戏语。河南民间玩灯之夜,喜配以“焰火”。民间焰火会的高潮是在搭设的高杆上,用烟花表现各种故事,称“点老杆”。

60年代以后,灯节玩灯已显示出现代化的优越性,纸灯多为塑料灯取代,燃灯用上了电,其属性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1985年灯节,开封市灯展应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制出许多会走会动、会唱会说、光彩夺目的现代灯具,诸如火箭灯、鱼吐水灯、羊抵头灯以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龙戏珠”、“抬花轿”、“七品芝麻官”等,应有尽有。四方百姓,争相观灯,以为元宵之乐。其灯节之盛况,可谓空前未有。

(三)搭彩棚

河南各地旧日灯节有搭棚相庆之俗,也称“搭神棚”,即用苇席和秫杆在村头路边,或村内公共场合搭起各种彩棚。彩棚内供各种“神位”。棚外两侧遍插翠柏枝叶和高悬红灯。横额上写有“欢度灯节”字样。棚内还悬挂着绘有各种图案的“吊画”。在上蔡、汝南等县,彩棚多为迎接“玩会班”而设。节日期间,各种玩会班接连在村内鞭炮声中入村为村人献技。在巩县一带,彩棚还是节日神社“供品展”的场所。人们将供奉各种神的供品陈列于彩棚的神位前,有荤供、素供、果供、全供,名堂繁多,实为民间烹调技术的大比赛。民国时期,堤东村彩棚内供给火神的“全供”长达十三个木方桌,最前列的是油炸馓子,所踅的两头雄狮分列左右,衔接的是口衔鲜花的一头全猪和一只全羊,后面有面饭、蛋糕、肉食,最后有八碗四盘或九碗供。该村的供品展中还有富具特色的工艺供,如棉棵吐絮、麦株抽穗、白杨垂柳、苍松翠柏、异花仙草以及飞禽走兽、奇鱼珍鸟等造型。十分壮观。…

分类标签: 文化, 节日,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