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看起来像“金字塔”?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18/12/24 - 23:52

秦始皇陵墓看起来像“金字塔”?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5-06-15

秦陵俯瞰图

 

  乘坐飞机从高空望下去,目光所及的秦陵封土是一个近乎标准的、底面正方形的椎体。一些外国的学者因此称它为“黄土金字塔”。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按照近年的考古研究发现,秦始皇陵不仅仅是今天游客们在地面上可以看到的三层台阶式“覆斗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甚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

  那么这种外观上的可比较性,是否能够说明始皇陵与金字塔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呢?或许并不能这样说。两者代表的文化背景、丧葬观念、宇宙观念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相似”也许只是一种巧合。

  秦陵“金字塔” 大过胡夫金字塔

  很多人在去秦始皇陵之前,都会想象它有多么雄壮。身临其境时却往往失望地发现:面前就是一个大土堆。上面种满了树。参观的人只是通过一条甬道走上去,既不陡峭,也不崎岖,似乎并不能让人产生穿越2000年时空的梦幻之感。这个土堆就是考古学家口中的“封土”。通过上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可以发现,它是非常明显的阶梯形。大阶梯有三层,尽管两千多年的水土流失,它仍然呈一个阶梯式的、没有尖顶的方锥体。 

  根据近年公布的考古成果显示,可以推测秦陵封土下为地宫,因其由上向下开挖的施工方式,其开挖范围又称墓圹。根据物探考古得知:秦陵地宫的开挖范围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其底部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高约15米,底部距地表约30米。按照建筑需要,地宫建好后,其上的封土建筑(包括封土内的建筑)才能陆续开建。根据考古资料分析,这栋建筑夯土基础的一部分在墓圹外,一部分伸进墓圹内,伸进墓圹的夯土可能紧贴墓壁建造,接近墓室部分可能使用了大量的青砖和石材。远处观察陵墓,除却中心部位,其实是一座高达九级的高台木构建筑。

  根据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的推测,这座土木结构金字塔底座的是边长500米的正方形,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的高度是115米。而一直被公认的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陵墓建筑——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的塔底边长230米、占地5.29万平方米,底面边长还不到它的一半。也就是说,这座“土木大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占地面积最大的陵墓建筑。

  根据考古学者的分析,高台建筑可能在秦始皇未死前就已建成,在最后堆筑封土前被拆毁,封土覆盖的时间可能在埋葬秦始皇后。最后的封土是夯筑而成的,只不过夯筑的精细程度不如台阶式墙状夯土台,其厚度40至70厘米。

  研究者指出,参观过秦陵封土的人多能发现中上部好像存在台阶。其实,这并不是人为有意堆就的,这一台阶的位置恰与发现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的顶面重合。封土外观形成台阶是因为墓室上部的回填夯土疏松、天长日久自然下沉所致,因为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上的封土因其下夯土台结构的原因没有与墓室上部的封土形成同步下沉。

  秦始皇陵兴建晚于中山王去世半个多世纪,其后的帝王陵墓未发现这种建筑形式,可谓孤独地屹立于中国大地上。考古学家段清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因其在中国墓葬史上的独一无二性,我们最后只好称这种建筑形式为‘秦陵式’。”而这种形式,与“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摩索拉斯陵墓有着强烈的相似性。根据19世纪以来多年的考古发掘资料,考古学家发现摩索拉斯陵墓整座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其底部是高大、近似于方形的台基,高19米,上平面长39米,宽33米,内有停棺;台基之上是36根高11米的连拱柱,最上层是金字塔形的由24级规则的台阶组成的层顶。这座长方形的陵墓一直向上延伸了约50米,抬头仰望,陵墓高耸入云,犹如悬在空中。除了金字塔形顶和秦始皇陵封土建筑不同外,高台和环廊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不过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联系。

  东西方帝陵 建得高都是为“通天”?

  汉代刘向说,从舜到秦穆公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坟墓。大约在春秋中晚期,出现了坟丘,战国时则成为普遍现象。秦人“大作丘陇”,至迟到战国后期惠文王时已经出现。

  旅美历史学者郭政凯认为:其他文明求高不是目标,人们心中渴望的是尽可能地接近生活于天上的“上帝”与各路神仙,方便沟通。在《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 “为他( 法老) 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天。”金字塔就是天梯的一种形式。中东地区的“通天塔”,最高一层是巴比伦的大神马尔杜克休息起居的神庙。雅典城中的最高处,供奉的是雅典娜、波塞冬。罗马万神殿的穹顶敞开的圆口也是诸神出入的地方。玛雅金字塔的顶端通常是挖人心献祭诸神的场所。

  中国古代与神交往也是在高处进行,多半是在山上,或筑坛祭拜。在这一点上,世界各地的古人想法一致。但是中国坟丘的出现,与神没有关系,主要是为标识地点,便于祭拜( 如孔子为母修四尺之坟) ,对上层社会来说,尤为重要的是区分等级,不同的高度,代表不同的等级身份。

  至于坟丘掩盖的建于地宫之上的仿昆仑“增城九重”的九层高台,有可能是始皇用于与昊天上帝交往的“地天通”。坟丘周围的建筑与陪葬,如秦俑、铜车马、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百戏俑坑等,甚至排水系统都可与古人描述的四象五宫廿八宿一一对应。同时,始皇陵不是孤立的,它有专属道路连接都城咸阳,由信宫,后改为极庙( 以象天极) 直达丽山( 秦时对始皇陵的特称) 。也就是说,从咸阳到陵园都是当时人对宇宙天象认识的图谱演示。

  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解说的话,则始皇陵与金字塔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观念上的近似性。

  郭政凯指出,从始皇统一后出巡,11年间5次有4次都是东巡,而且在震慑宣抚关东的同时,不忘找寻仙人,索取仙药,足见对东方蓬莱神学系统的倾心。他在晚年沉迷于神学,宁愿放弃“朕”的尊称,而改为长生不老的“真人”,“真人”这一名称即来自东方神学。因此,“在陵墓中融合西方的昆仑神学系统与东方的蓬莱神学系统可能性极大。甚至我们还可以发现始皇陵封土顶端‘太帝所居’的地方,与中东通天塔顶端的性质相同,是否暗示着昆仑神学系统与巴比伦文化的联系?而‘地天通’九层高台与埃及金字塔的天梯作用相仿,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向前跨一大步,不能不让人想到,华夏与西方的交流绝非始自周穆王西游,交往的种族也绝非周原出土的蚌雕塞种人头像那样单一,就连一向视为荒诞不经的《拾遗记》所载始皇与乘潜艇、掌握神秘光源的宛渠国人聚会,听他们神侃天地初开的亲身见闻,是否也宣示着始皇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相关链接

  汉武帝茂陵:

  满布珠宝的“中国金字塔”

  汉武帝的茂陵有时也被人冠以“中国的金字塔”的称号。茂陵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镇茂陵村。现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底边长:东边243米,西边238米,南边239米,北边234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茂陵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 …

分类标签: 历史考古,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