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官殿?中山四路发现五代南汉建筑基址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5-11-16
东汉木质水井分布情况以及淤泥层下发现的木构建筑。
南汉龙头兽脊。
宋代炉具。 ...
南汉兽面瓦当。 .....
发掘现场。
多座西汉至明清时期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遗迹和大量遗物近日在广州中山四路与德政中路东南角地块被发掘,其中,东汉木构水井和五代南汉时期大型建筑基址属此次考古的重要发现。昨天下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冒雨组织记者现场参观。据考古专家介绍,本次发掘的五代南汉建筑基址是广州发现的规模最大一次,据推测整个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根据现场特征分析,这不是一般建筑而是政府官殿或者大型祠堂类型建筑。
与南越国宫署遗址有何关联?
记者发现,这批遗迹发现位置与相距1995年到1997年广州发掘的南越国宫署遗址的距离仅为608米。
据介绍,该工地位于广州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范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了配合工程建设,从2015年3月底开始对中山四路南侧、德政路东侧、广东实验中学校本部西侧工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这是近年广州市区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遗址之一。考古清理西汉至明清时期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遗迹和大量遗物,其中东汉木构水井和五代南汉时期大型建筑基址属此次考古的重要发现。
其中,东汉木构水井位于发掘区西部,结构保存较为完好。水井直接构筑于河相淤泥中,井口方形,距现地表接近5米,残深超过2米,出土方格纹罐、四系罐等水器。在东汉水井打破的淤泥堆积中,出土了不少西汉南越国时期的陶片,其中有印有“官”字的瓦片,还有南汉龙头曾脊、兽面瓦当,这也是该工地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文化遗物。
磉墩36个为五代南汉国建筑基址
五代南汉建筑基址位于发掘区北部,距地表深3.3~4.30米。目前清理南北向磉墩(磉墩是古代建筑的基址)4排、东西向磉墩9个,所见磉墩共达36个之多。其中最北部磉墩仍向北侧延伸,由于北面是地铁,无法进行进一步挖掘。磉墩南北间距2.4米、东西间距3.2米,磉墩之间残留南北向的方形枕木,因烧灼而碳化,痕迹可辨。磉墩平面为方形,规格较一致,边长1.45~1.65米,填土分7层。个别磉墩上部残留有厚木板,可能是柱础。
根据广州文献和以往考古成果记载,广州中山四路一带在五代南汉时期位于广州城东郊,此次发掘如此大规模的五代南汉建筑基址(初步判断整个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还是第一次,表明当时这里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建筑,根据现场特征分析,这不是一般建筑,或许是政府官殿或者大型祠堂类型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实施后,该地的建设单位主动报请文物部门开展考古工作,在考古工作过程中又密切配合,使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得以顺利并且大规模进行,有力地促进了对地下文物的抢救和保护。
惠州一工地发现明代“官墓干尸”
淡淡金黄棺
幽幽楠木香
广州日报讯 (记者秦仲阳 通讯员严初)惠州市博罗县罗浮药业工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座明代“官墓”,棺椁共3层,2椁1棺,死者身着官服,毫发未损,已成干尸。记者昨天获悉,墓地宗主张氏宗亲会已经向当地政府报告并积极联系文物部门,申请保护。
据博罗县城下街余庆里张氏宗亲会理事会负责人张祥稳介绍,由于罗浮药业的项目动工,张氏宗亲会11月11日上午迁祖坟时,发现这座坟墓内有是1棺2椁,其中打开的一具竟然尸体保存完好,连衣服还没腐烂。
张祥稳介绍,在开挖现场,当他们破开像石头一般硬的三合土后,发现里面是木椁,不仅没有臭味,还有股金丝楠木的香味,棺木颜色显现淡淡的金黄色。
由于不忍心破坏,就改为请工人用铁锹和大锤,慢慢撬开其中一具棺椁的第二层木椁,发现里面还有一个黑檀棺。直到11日下午3点多钟,才将黑檀棺打开。让他们惊讶和后怕的是,只打开一半就看到里面的先人,竟然身体完好,是一具完整干尸。
张祥稳告诉记者,古墓应该是他们宗族的明代先人的,位于一处青山下的土丘上。已经打开的一具棺椁内可以看到,躺在棺木里的先人,脸上盖有面纱,半透明;身着明朝官府,腹部衣服是白色的,脚蹬官靴。裹在木棺上的红布上,用金粉写有“皇明儒”“张”、“老”等字样,红布被氧化后已经变成黑色。因部分被破坏,字迹不全。
张祥稳表示,在古代棺椁的使用是显示死者的地位象征。祖坟的棺椁共3层,采用的是2椁1棺,还穿着官服,一定是有威望和地位显赫的大官。他们正在联系文物部门,希望帮助他们进行保护,防止被异地掩埋的先人棺木被盗挖。
相关链接
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已知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5~6米。公元前203年,秦将赵陀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在都城番禺(今广州)兴建王宫御苑。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不仅有南越宫苑,还有从秦、汉、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清到民国共12朝的遗迹遗物。这些遗迹层层相叠,构成了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