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因恰在三秋之正中,故名,也称“仲秋”。河南民间多直呼为“八月十五”、“八月节”。此节是从古人的祭月、迎寒发展而来,作为节日,在西汉时已具雏形,晋已有立秋赏月之举,唐代盛行,宋太宗年间始定为中秋节,至今盛行不衰。河南民间,中秋节活动历来围绕着“圆月”(祭月)、赏月和庆丰收、乐团圆进行。中秋节白日饮食多随节日饮食习惯,北部以饺子、面条为食,南部则食以糍粑元宵或扁嘴。夜晚食品则多有讲究,除了要有应时的果品外,一定要备制“月饼”。月饼或自制“面月饼”或购买“糖月饼”。
中秋节夜晚的祭月活动讲究要由家庭主妇承担。祭月时,要在自家庭院摆上供桌,上置苹果、柿子、石榴、枣、梨等“五色供果”,豫西人则少不了供煮熟了的毛豆角,月饼置于供品之正中。周口一带还把印有月宫、桂树、嫦娥、玉兔木刻画的“月宫码”摆在诸多供品之前。月亮升起后,祭月的妇女们便焚香对月作拜,称“拜月”。并祷告“月奶奶”或称“月婆婆”吃月饼,之后焚烧“月宫码”,俗称“圆月”。祭月后,全家老幼团坐一起,将祭月的饼分而食之,以示“团圆”。接着饮酒、品茶、咀嚼节日食品的美味,赏月、玩月,老人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以及“八月十五杀鞑子”等农民起义的传说。有的还根据当天的阴睛和月晕来推测来年的天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防备来年雪打灯”等。在豫南桐柏等地,八月十五晚,年青的妇女在圆月之后,多相互结伴,悄悄到瓜地里摘冬瓜,然后送回家中床上,意为娘娘送子,祈祝来年添生贵子,俗称“摸瓜送子”。
八月十五日前后,民间盛行“走亲戚”。杞县南部和民权一带人讲究要在节前,称作“追节”。在泌阳,走八月十五亲戚多是给刚出嫁的女儿送枣糕,届时,舅姑姨姐都要去,连续三年,婆家要热情招待。生子育女后,还要送“子女耍糕”。荥阳人给出嫁女儿所送八月十五日饼有大至七八公斤一个者。故民间又称八月十五为“闺女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秋节虽为劳动人民所重视,但因生活饥寒交迫实为勉强迎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秋节祭月活动已被遗弃,偏僻地方偶或遇到,但人们所表现出的真正情趣是庆丰收、乐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