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区赛会文化(涉及河南旧时候请神相关习俗)

renwen 提交于 周二, 2022/08/30 - 23:23

河南赛会相关文化习俗:

河南民间赛会又称“赛神”、“行社”。为古时的酬神活动。多用仪仗、乐器、杂戏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市。赛者,报也,酬也。此日,各种生意人也随之而来,酬神和贸易不期而合。

民间赛会分纪念性的和抗灾性的。纪念性的多定期进行,抗灾性的则无定时。

民国以前,赛会有“官赛”和“村赛”之别。官赛由官方组织,又称“祈报”,所谓“春祈丰年,秋报神功”,“祈神消灾”。村赛由民间自行主持。民国时期,官赛已不再行,村赛仍遍及城乡。村赛包括游神和请神。游神是将神像从庙宇中抬出,在仪仗、社火的簇拥下,走街串巷、游村过户。如灵宝县阳店乡一带,农历每年二月初二日,要游龙王。将龙王塑像移出安放在木制“神楼”中,在各路神社的拥簇下游行,后面各路社火各显神通作出精彩表演。

请神是将原祠庙中的神像特意“请”至村中自己搭设的神棚中供奉祭祀。在豫西,请神时要在村口搭设“彩门”,彩门上用彩布编织“胡椒叶”、“梅花”以及各种方格图案,并用棉花、布料等做成各种传统戏剧人物镶嵌于彩门上,如 “哪吒闹海”、“沉香救母”之类。夜晚,门上悬以红色纱灯。这种大型的类似城楼模样的彩门又叫“棚口”。渑池县一带民间所搭赛会棚口有主楼和侧楼之分。主楼又分成正楼和左右楼,正楼高十米,宽五六米,由五扇十九格嵌着各种图案的长方形彩扇组成,顶部称“正脊”,上有一玩杂技的“走脊人”。正脊之下为房坡,房坡两头各立一“金鸡”。房坡下为檐面,檐面下三格为匾额。再下称“挂面”,相当于古楼前檐下的花窗,左右对称。挂面下挂一横额,两边垂挂两个红灯笼。正楼两边为侧楼,侧楼上也有“走脊人”和各种图案,正侧楼两边各立一斜墙,十分壮观。若临近几个村同时举行赛会时,彩门搭设的好坏往往影响赶会的人数。棚口所用材料是全村各户人家所献,用后物归原主。在清丰县一带,赛会请神彩棚的搭设要按“棚谱”的规定次序进行。

各种赛会准备工作就序后,至会日,按规定时间前往祠庙“请神”。“请神”时由会首带领,抬一张有黄伞盖的神龛,巩县人称“盘子”,将所请神像置其上。在抬向村中时,要由一人骑马在前,称作“报马”,参加赛会的各路社火看见“报马”,即迎上前去,将神像从龛中移入大轿内,抬回村中神棚安放。在临汝县纸坊街一带,盛行“偷火神”。即在赛会之前,纸坊街周围的村庄可将要请的火神悄悄“偷”去,放置在本村。至赛会日,各路神社只好到“偷火神”的村庄请神。这样,“偷火神”村庄的人只需烟茶招待,便可在自家门口一览 “迎神赛社”的盛况。浚县民间举行赛会时,大丕、浮丘两山寺庙的僧道往往出动助兴,以古典的寺庙音乐配以声势浩大的“玩路钹”,展技艺于社火队。酬神赛会因而也就成为人们尽情欢乐的场合。

近代以来,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河南民间赛会的 “酬神”不断向“娱人”方向进化,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赛会已完全失去了“酬神”的含意,成为人们开展文娱活动和物资交流的场所。

分类标签: 宗教, 河南, 请神, 河南
202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