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古船列去年广州五大考古发现
来源:羊城晚报 日期:2015-06-12
王武私印
西汉陶灶
▲河岸建筑遗存蚝壳水沟细部
▲北京路清代古船发掘现场
另四大发现:宋明城墙、先秦两汉遗址群、汉唐墓葬、南汉宋代河岸建筑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了2014年广州五大考古发现。除本报6月8日报道的现存最完好的市一大道宋明城墙(见下图)外,流溪河上游先秦两汉遗址群、恒福路汉唐墓葬、北京路清代古船、越秀中路南汉宋代河岸建筑榜上有名。
流溪河:先秦两汉遗址220处
2014年6月至今年5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从化市博物馆等单位组建联合考古调查队,在从化市流溪河流域进行文物资源考古调查。
这次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收获。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流溪河上游吕田、良口、温泉三镇发现各期遗址共计260余处,其中先秦两汉时期遗址220处。此外,还发现了其他时期的墓葬、窑址以及古建筑和碑刻、摩崖石刻等遗存。考古专家指出,遗址分布的密集程度超出以往对该地区的了解和认识,极大丰富了珠三角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的资料。
2014年年底,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召开论证会,专家建议,对重要遗址进行复查、试掘和勘探,以确认遗址的性质、遗址的面积、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情况。
恒福路:西汉墓挖出两枚铜印
恒福路所在的横枝岗是古人眼中的风水宝地,作为广州古城北郊地下古墓葬重点埋藏地带,1950年代以来,此处共发掘出数百座各时期古墓葬。去年3-5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工程建设,在恒福路某工地进行勘探发掘,清理西汉、东汉、三国、南朝、唐、南汉及明代墓葬共20座,出土陶、瓷、铜、铁等不同质地的文物302件(套)。
据介绍,此次考古发现的7座西汉墓年代自西汉早期至中、后期不等。其中有两座西汉后期的同坟异穴合葬墓,墓室规模较大、保存完整,随葬器物相当丰富。除随葬大量陶器外,还有铜印、玉镇、石砚、金饰等器物,特别是两枚龟钮铜印,印文清晰,一枚为“王武信印”,一枚为“王武私印”,表明墓主人名王武。两枚印章中,“王武信印”应当是用于公事往来,“王武私印”则多用于私人事务。出土私印和信印,表明墓主人为官且地位较高。
北京路:两艘清代船龙骨完好
2014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北京路进行考古勘探发掘,意外发现3艘木船和陶瓷器、铜钱等遗物。
木船分别编1、2、3号,船尾最深处距现地表3.5米。2、3号船结构特殊,具有清代船舶的特点,船底的龙骨保存较好,船板还残留少量朱漆,十分难得。专家介绍,清代中晚期珠江口地区的海盗用一种“快蟹船”抢夺商船财物。这次发现的2、3号船与“快蟹船”相似,可能是官府用于巡逻缉捕之用。
从出土物及地层关系判断,这3艘木船废弃年代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属清代晚期,其制造和使用的时间则可能早至清代中期。3艘木船应当是使用后废弃在此。
这是广州历史城区首次出土的古船,见证了珠江岸线的变化。记者了解到,此次发现古船的工地位于广州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所在区域属于广州古城区以南、珠江以北,俗称“南关”。发掘表明,工地所在最迟在清代晚期仍然是珠江岸边,此后随着城市扩展,珠江岸线不断南移至如今的天字码头所在。
目前,3艘古船已全部搬迁到广州博物馆进行保护,在对其做各种测试分析,进行脱盐、脱硫、脱水、修复加固等工作后,将作为广州博物馆新馆的重要展品向公众展示。
越秀中路:发现大规模护坡遗存
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越秀中路以东、中山三路以南清理出南汉至宋代河岸建筑遗存。
南汉至宋代大型桩板结构护坡遗存分布在工地北部,由直径半米、长6.7米的圆木与长达近3米的木板构成。根据发掘情况判断,护坡是南汉至宋代广州城东城外的水岸设施,如此大规模的护坡遗存,表明当时的河道十分宽广。
宋代水沟分布在桩板护坡遗存以南约10余米,同在宋代东城的东侧。由蚝壳垒砌成的遗迹有6条,其中3条由蚝壳与石板或石条构成的散水沟,彼此通连。经观察,这类由蚝壳石板或石条构成的水沟遗迹,应当是宋代东城东墙外侧的散水遗存。
专家介绍,工地位于宋明清广州城东城墙以外,护坡遗存和散水遗迹是城墙外侧重要的附属设施,对研究广州古城发展及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