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宋瓷重见天日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12/24/2018 - 23:52
分类

“南海一号”宋瓷重见天日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5-02-16

 

  1987年,南宋沉船“南海一号”在阳江海域被发现。经过20年的前期准备,这艘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商船终于在2007年12月被交通部广州救捞局用沉箱“包裹”整体打捞出海,并安置在阳江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等待着考古人员对这个神秘的庞然大物进行发掘和保护。

  2015年2月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2月2日,南方日报记者来到“水晶宫”,一探“南海一号”的发掘保护工作进展。

  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的带领下,记者进到了“南海一号”的发掘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类似建筑工地的场景,两条用于搭载摄影测量平台的红色钢桁梁横跨在沉箱上空,对沉船拼接拍摄。走到发掘现场,沉船表面的淤泥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显露出来的一层层密密麻麻的碗片、碎瓷器,以及保存完好的白色陶罐和生锈的铁器重见天日,船体四周和中间覆盖着一层白色的油布显得格外醒目,据孙键介绍,“南海一号”已发现船体隔舱板12道,白色油布覆盖的其实是沉船船体的木质结构,如果从上往下看,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沉船的大致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