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戏主要流行于豫东、豫皖边界及沙河北岸一带。
民间道情与鼓儿调、莺歌柳相结合,并吸收越调、豫剧的艺术因素而形成了道情戏。
约在清道光年间搬上舞台,到光绪年间,已建有50个左右的班社。辛亥革命后,道情有了女演员。1926年道情戏班罗振乾(艺名罗线儿)和朱文宣 (艺名墨小)等20多人,曾到开封、 陈留、杞县、睢县、太康一带演出。豫东南一带还有“翻鸡毛道情班”、“四鱼儿道情班”等。并有不少知名演员,如朱凤仙 (女,艺名老拖车)、王志明 (艺名拥倒山)、龚长发(艺名翻鸡毛)、张大妮(艺名洋梨子)等。国民党军队于1938年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豫东南一带变成了黄泛区,太康仅存一个道情班,到1948年也解散了。1956年,河南省举行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时,展览演出了传统戏《打万监生》。1957年成立了太康道情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