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简介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22/12/04 - 22:43

在中国古代诗词苑中,唐诗和宋词被称为中国诗词的两大巅峰。在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宋词不如唐诗;在诗艺的精湛上,宋词不让唐诗;在体裁样式上,则唐诗宋词各有优势。唐诗有古体与近体(今体)之分,而宋词则只有近体,且声调搭配讲究更为细密,这使宋词在体制上缺少一大优势。但宋词较诸唐诗近体,体式上却更加丰富。词的全称是曲子词,是音乐文学,作词即"倚声填词",乐曲的丰富,造就了词体的丰富,一个词牌代表一个甚至数个词体,宋词词牌数以千计,这是宋词在体制上的优势。

宋词的风格流派,历来被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派。这是最基本的分法,符合宋词的实际,也符合古人阴阳刚柔的世界观。但在这两种基本风格之中,错综变化,丰富多彩,宋词不下于唐诗。清人郭麇作《词品》,将词的风格概括为十二品:幽秀、高超、雄放、委曲、清脆、神韵、感慨、奇丽、含蓄、逋峭、秋艳、名隽。杨夔生又作《续词品》,补品十二:轻逸、绵邈、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淡、疏俊、孤瘦、精炼、灵活。这些都是诗词风格的品类,划分与概括虽不尽合理,后人也曾批评其"名目雷同"、"叠床架屋",但一定程度上还能反映出宋词风格的多样性,对鉴赏宋词,有参考价值。

词兴于唐,盛于宋。最初产生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其代表。后来,文士仿作,引入文学殿堂,语言艺术更为精进,格律更为严密,但境界却变得狭窄,体制也较为单薄。晚唐五代,名家始出,如温庭筠、韦庄等,形成了"词为艳科"、小令独秀的传统。南唐后主李煜,是当时词坛的佼佼者,晚期词作,虽说"眼界始大",但也未能改变传统。

词到宋代,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大阶段,即北宋、南宋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北宋从960年开国到1063年仁宗朝结束为第一阶段,是宋词开创期。期间,宋词逐渐摆脱晚唐五代词风的影响,开始独具特色。从体制上讲,虽然还是小令的天下,但已经有人开始致力于慢词长调的创作;从风格上说,虽然仍是婉约派统治词坛,但豪放词也开始崭露头角;从内容上说,虽未从根本上突破"艳科"藩篱,但已看到新的题材、新的情趣。这时期,小令的代表作家是晏殊和欧阳修。值得特别提出的还有范仲淹、张先等。范仲淹的《渔家傲》写边塞情怀,苍凉悲壮,开豪放派的先声。张先早期多作小令,纤丽工巧,与晏、欧并称;后期写了不少慢词,与柳永齐名,首开写长调之风。

仁宗朝以后到1127年北宋灭亡,是第二阶段。这是宋词发展的全盛期,一方面是豪放派的崛起,另一方面是婉约派的进一步发展。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他的词,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彻底突破了"艳科"藩篱,"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填平了诗词内容上的鸿沟。他的词,颇类李白诗,气势磅礴,旷放飘逸,想象丰富,富有浪漫气息。即使写恋情,也显得温婉而俊爽。他还发展了词的语言。或以诗语入词,或以议论入词,或以散文句式写词,大大丰富了词的语言成分与表达方式。这时期豪放派的重要词人尚有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这阶段,婉约词派也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集大成者周邦彦。周邦彦词格律严整,声韵和谐,言情体物,穷极工巧,长于铺叙,精于炼语,对词艺术形式的发展,贡献颇大。不过,在内容上他局限于"艳科"的狭小天地,除描写恋情外,大都写景咏物,抒发闲情逸致。这时期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早于周邦彦的有晏几道、秦观等,晚于周邦彦的有女词人李清照等。

从北宋灭亡到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是宋词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宋词发展的高潮期。这时期,词的鲜明特色是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精神与豪放派词风的紧密结合与高度统一。体现这种高度统一的代表作家是辛弃疾。辛弃疾词以爱国主题为中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形式多姿多彩,诗词散文合流,经史子集古语与民间口语兼收并蓄;风格多样,雄浑豪放、沉郁悲壮的主导风格外,有的清新秀丽,有的幽雅闲淡,有的诙谐旷放,有的甚至写得缠绵悱恻,但外柔内刚,绝无萎靡呻吟之态。他的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了苏轼开创的健康向上词风的优良传统。该派重要词人,前于辛弃疾的尚有张元斡、陆游、张孝祥等,后于辛弃疾的有陈亮、刘过等。这时期的婉约词,也大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深沉悲凉,缠绵忧伤,虽柔弱而不失民族正气。

从宁宗开禧之后到宋亡前后,是第四个阶段,是宋词的衰落期。这时期,慷慨高歌的爱国词作渐少,不愿正视民族危机的风雅婉约词派逐渐兴盛起来。此派人物首推姜夔,继之者有史达祖、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他们面对国家的衰亡,惟有低回哀伤而已。此外就是悲慨个人身世,写男女私情,或写景咏物,抒发闲愁。姜夔继承了周邦彦的传统,重视音律,雕琢字句,好用典故,词风清隽典雅,含蓄深婉,对晚宋和后世影响很大。这时期能继续高唱爱国悲歌的词人,有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蒋捷等。刘克庄在政治抱负上和词作上,都非常服膺辛弃疾,所以作品境界、风格也近似,而更为粗犷放纵,但议论过多,乏隽永之味。刘辰翁、蒋捷,经历国家民族的大厄运,不向侵略者低头,抒写亡国之痛,悲壮沉郁,深切感人。文天祥坚持抗战,百折不挠,不幸被俘,从容就义,民族正气,浩然长存。他的词,表达了"丹心难灭"的凛然气节,和"方来还有英杰"的乐观豪迈精神。这些爱国词作,如黄昏灿烂的晚霞,为宋词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北宋都城东京(开封),是宋词走向高峰的"策源地"。由于宋代文人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北宋所有最著名的词人,无不在东京各领风骚。

北宋前期有较大影响的晏殊,继承了晚唐五代的婉丽词风。与之齐名的欧阳修,开创了宋词清疏峻洁的新意境。晏殊的词多写富贵闲愁,风格雍容典雅,含蓄圆润。但他的词里也有对采桑少女生活的生动描绘,有对歌女不幸身世的深情哀吟,难能可贵。欧阳修的词多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风格清丽深婉。晚年有些即景抒怀、感慨生平之作,疏隽狂放,开始走出"艳科"的狭小天地。除名家柳永和苏轼外,在开封为官的著名词人有黄庭坚(国史院编修官)、秦观(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周邦彦(提举大晟府)等等。他们的词,在诸多方面各有创新,在宋词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婉约、豪放两大派,对后世影响最大,从而奠定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柳永(原名柳三变),可算得上中国第一位专业词人,开拓了都市生活的新题材,创制的慢词,通俗生动。他的词通过歌妓之口传唱天下,影响之大,前所未有,是宋词的第一座高峰。柳永青年时代曾生活在都城东京(开封),在东京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下,他表现出了"善为歌辞"的天才,他的《乐章集》收词近200首,其中不少篇章表现了都城东京的繁华美丽,像元宵节的千门灯火及九陌香风,清明节前后的斗草踏青及斗鸡走马,场景十分热闹。被传诵千古的《雨霖铃》,就是他离汴时与恋人分别的伤感之作。他的词,在内容上也有所扩展,除长于写男女恋情、羁旅行役外,还反映了都市风光和下层市民生活、心态。他长于铺排描写,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语言通俗家常,富有表现力,获得了最广泛的读者。

南唐后主李煜可谓词的创新第一人。975年,宋灭南唐,南唐后主李煜被押至开封。在开封囚禁生活的两年多时间内,他创作了一批哀怨凄凉之词,被后人称为"以血书"、"以词哭"。这些词气势流畅,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篇篇都是词中珍品,被传诵千古。如《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词一改传统词作都是曲折表达心情的手法,直接向读者倾吐哀痛心声,从而使词成为可以从各个方面直抒胸臆的新诗体,对后世豪放派的创作也有一定影响。…

分类标签: 文化,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