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胜:子产墓简介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22/09/19 - 17:08

子产墓位于新郑西南17公里陉山顶上,墓冢高约5米,周长50米。据《新郑马志·陵墓》载:子产墓累石为方坟,东有庙"。又据《水经注》载:"魏襄王六年,败于楚于陉山者也。山上有郑祭仲冢,冢西有子产墓,累石为方坟,坟东为庙,并东北向郑城……。"子产(?一前522年),即公孙桥、公孙成予,春秋时政治家。郑国贵族子国之子,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简公十二年(前554年)为卿,二十三年(前543年)执政,实行改革,整顿田疆和沟洫,有利农业。后又创立按"丘"征"赋"制度,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布,不毁乡校,以听取"国人"意见。这些改革给郑国带来新气象。他还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反对当时的迷信活动。

子产墓是春秋时期郑相子产之墓,位于河南省郑州、许昌两市下辖的新郑、长葛、禹州三地交界处的陉山山顶。墓型顶圆底方,墓门朝向郑国都城,以示不忘郑国;隧道封其后而空其前,以示内无珍宝。墓东侧建有子产庙。为了纪念子产,每年春天,周围百十里的群众都要到山顶子产墓前举行祭祀活动,香火不断。

子产墓

扩展阅读:子产去世后,郑国百姓在他的墓地(今新郑市西南约十公里的径山顶)附近修建子产庙祭祀他。《水泾注渭水》:子产墓“累石为方坟,坟东有庙,并东北向郑城。杜亢凯言不忘本。”修庙之外,又在新郑县城西关外和其封地郑州修建两处子产祠(又称大夫祠),春秋两祭,永志纪念,后代屡废屡修,历代帝王大臣、文人墨客游经此地,或专门吊访赋诗作记者,举不胜举。

分类标签: 新郑, 旅游观光,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