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风土人情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六, 2018/07/07 - 23:37

(出到路口,还要祭一次,叫做“路祭”) ,然后由十二或十六人扛柩到坟地,孝子孝孙也全部哀送达目的地,叫做“送山”。

第二天,孝子孝孙再到坟地整墓祭拜,叫做“复土”。以后每天早晚均捧荤素到灵位前祭拜,连祭四十九天,最后一天祭后烧掉丧帽,除掉挂孝的所有标志,叫做“满七”。

满七后遇第一次春社(农历二月初一)或秋社(农历八月初一),还要到坟前祭一次,叫做“拦社”;到第一次中元节,出嫁的姑女需在节前数天持活鸭一只、金锭、银锭纸衣、纸钱等回来祭拜,叫做“烧衣”。葬后满一年即烧掉“灵位”,叫“化灵”,并将化后的香灰合于祖宗的香炉内,叫“合炉”或“上高”。至此,丧仪才告完结。待数年后,再开坟揭棺拣骨葬于龙地上(大葬的不再拣葬) 。死者埋葬之后,汉人每年实行春(清明至立夏)、秋(立秋至秋分)二祭。绝大多数只行春祭。

解放后,薄葬之风渐渐形成。但“文化大革命”后,复古厚葬之习有所抬头。80年代初,人民政府大力提倡火葬,民间逐渐改变旧葬礼。县内壮族丧葬仪式早已汉化,故不另述。

(二)瑶族

瑶族丧葬,解放前,还有部分人用火葬或挂葬。火葬即为死者净尸整容易服后入棺火化,然后拣骨灰安葬;挂葬是小孩夭折后,用破布或棕皮包裹,置于竹篮中,挂在树旁或树林里让其腐化。解放以后,县内瑶民已基本汉化,上述葬仪已成为历史陈迹。

节日习俗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原来各自有别,由于历史上诸民族互相接触而逐步同化。到民国后。已经基本相同。

(一)春节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叫“除夕”,家家张贴春联,鞭炮送旧岁,吃丰盛晚餐。当晚灯亮达旦,叫作“点长明灯”。凌晨鸣炮迎新年,人人穿新衣,逢人讲“恭喜发财”之类吉利话,长辈给儿童赠小红包(利市)。整天游乐,或看舞狮表演。

第二天,叫“开年”(有的初四日称开年)。妇女回娘家探年,男人到亲朋处拜年,均持粽子饼干或肉类为礼物,你来我往,一直延到元宵节,此习至今还存。

解放前初三、初四开始,各大圩镇(特别是平南镇、大安镇)举办“游神”、“游饰”活动。由街道群众自行组织,每条街道主办一晚。先是鸣锣开道,接着彩旗、彩灯,抬关帝,再是由孩童扮妆各种古代人物的“版饰”跟随。其中有“貂婵拜月”、“水漫金山”、“仙女散花”、“哪吒闹海”之类,每版饰都有小锣鼓伴奏。最后才是舞龙、舞狮队伍及音乐锣鼓柜。 整个活动队伍庞大,往往动用数百人以上,一路浩浩荡荡,时停时行,蜿蜒近0.5公里。沿街群众边烧香边鸣炮,大商号多为狮子挂银牌。观众如潮涌,热闹非常。解放后已取消“游神”,只有“游饰”(或称“春游”)活动。每次举行此种活动,仍颇热闹。

初七为“人日”,以米粽祀祖宗。

十五日为散节(即元宵节),家家炮竹送年。有的街道和村庄,还举行“挂灯”活动。

(二)春社

农历二月初一(也有初二)为春社。汉区农村习惯做米果过社。壮族村庄,人们到祖墓去祭扫、挂白、烧纸钱祭拜,亲戚朋友同到坟场聚饮。

(三)清明

农历的二十四个节令中,清明多在农历三月,习惯上祭扫祖坟。解放后,机关学校师生向革命烈士墓献花圈,缅怀先烈,启迪后人。

(四)生佛节

为农历四月八日(有人认为这天是“三界庙”神生辰)。持艾叶、糍粑到庙里供祀。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农村人家多用钟馗像贴大门,将符条、艾叶、菖蒲等贴插于门框上。做叶包凉粽吃,传说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沿江村镇,还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

(六)晒衣节

六月初六为“晒衣节”。这一天,人们把箱里的书籍衣物曝晒于强光之下,相传经此一晒,虫蛀很少。

(七)中元节

七月十四为“中元节”,俗称“鬼儿节”,这天晚上,村村用香烛荤素到村边路头给幽魂施济,叫做“施幽”。南河大多数农村连施三晚,人们亦吃三天丰盛之餐。

(八)中秋节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家家户户团聚加餐;晚上以果饼拜月,共叙天伦。

(九)重阳节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官宦士子登高游览,欣赏秋色,舒怀吟咏。

(十)小阳春

十月初一为小阳。瑶族十月有“盘王节”,瑶人为纪念始祖盘王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十一)冬至节

在农历十一月。人们习惯杀鸡拜祖外无别活动。

全县民间的传统节日,多带迷信色彩。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举办纪念革命节日活动,但民间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至今尚存。

穿着

解放前,人们多穿自纺土布,衣服颜色喜爱黑色或浅蓝色,男人穿对襟圆领唐装,直统三骨大裤, 裤脚阔0.3米左右。妇女则穿圆领大襟衫,富裕人家,男子穿长衫,喜庆日子加马褂,女子穿短褂长袍。城镇女子多喜爱穿花唐装,夏季穿短袖上衣,也有穿短裙式旗袍,戴耳环、戒指;男青年穿中山装或西装。农村女子外出习惯着花布鞋,带手钏。出嫁了的梳发髻,未出嫁的留长辫。解放后,亦有部分人沿袭旧式穿着,大部分人多穿时装,色泽鲜艳夺目,人们普遍戴手表。

饮食

解放前,人民群众饮食习惯,普遍是一日三餐,多是日间稀粥晚餐干饭或杂粮饭。节日饮食习俗:除夕晚餐惯“包生”即把饭和各种肉菜挟到生菜叶包起来吃,叫包生。正月初一蒸发糕,取发财意思。二月做艾粿,三月清明做红蓝饭。五月端午包灰水粽。七月十四中元节惯包蕉叶糍。八月十五中秋节惯做芋头花生粿。冬至节男女老少围在圆台一起整水圆粿。乡村民间、家家都有酸糟 或精制红糟,炒菜时放些红糟或酸糟特别可口美味。农村凡饮喜酒,席间,老辈多被尊正位。还有的每人惯用青菜叶包一块扣肉回家敬老。县内还有相当部分男人爱饮酒习惯,不论饮喜事酒还是平时三五人饮。饮时多数进行猜码喝令,这个习俗县内当今还很盛行。

县内还有南部山区的平山、六陈、寺面、大坡等乡镇,过中元节,吃“鱼生”习俗,先将活生鱼洗净削去内脏除刺骨,把鱼切成一片片,加以油盐酱醋佐料淹制后成,盘托上台,招待客人还认为是特种上等菜谱。县内不分乡村城镇成年男人还有喜爱吃狗肉习惯, 有:“狗肉落镬滚三滚,神仙见到都难忍”的说法。解放后,农村城镇饮食方式大体相同,但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后,农村城镇进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人们饮食趋向于味美和富有营养价值食物,蛋类和肉制品渐多。

居住

农村住户房屋惯以一幢三间或五间成凹字形,正中为厅屋,左右为房间,正厅处两边为廊屋。大户人家,则排列通连为四合院,墙壁粉白色,正厅或副屋挂书画摆椅桌作客厅;一般上厅还摆香案烛台,立神龛敬祖先,富有人家多住青砖瓦房,檐墙上画山水花鸟,屋顶上筑龙凤浮雕,显得富丽堂皇。住宅选向多是以向南居为多,向南居具有冬暖夏凉特点,故平南人素称“有钱难买向南居”的风俗。

行走

解放前,人们行走均徒步光着脚板有的也穿草鞋,少数商贾和官绅乘轿或骑马。解放后,50年代,还以徒步为主,到了60~70年代,国产自行车增多,部分人才用自行车代步,进入80年代初,不论乡村城镇都以自行车代步,部分人还有摩托车、汽车,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逐渐繁荣,乡村公路逐步畅通,国营和集体客车增多,人们赶圩入市乘搭客运汽车更为普遍。

礼仪

县内城乡各族人民待人接物,素有礼貌,熟人相逢,少者主动向长者打招呼,对方也礼貌地回答。陌生相遇若有所询,亦先招呼。视对方年纪大小而称呼男的为阿公、阿伯、阿叔、阿哥、阿弟;女的称阿婆、阿婶、阿姨、阿嫂、姐姐、阿妹等,走路过桥,少者先让路,坐车搭船,互相让座位。客人到来,主人热情招呼,请坐、倒茶、递烟,城镇人家更送上糖、果、瓜子、饼干等食物待客,乡村则招呼客人吃粥。对远道而来的宾客或亲戚,则煮肉款待。客人出门主人必亲自送行。每年第一次探亲戚要给对方送红封包(利市);如果带小孩第一次串亲的还得送鸡、饼、布料等礼物。…

分类标签: 平南, 广西, 风土人情
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