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盘鼓介绍(一种传统鼓乐表演艺术)

renwen 提交于 周二, 2022/11/22 - 22:24

开封盘鼓是-种行进中表演的鼓乐,民间称之为“走街鼓”。但其鼓谱的节奏形态并不具有规整的节拍形式。在鼓谱中虽然有大量的“双拍子”(2/4或4/4)鼓串,但这些鼓串常被各种各样的“单拍子”(1/4或3/4)鼓串所隔断。因此,就整体节拍形态而方,开封盘鼓使用的是一种“混合节拍”。

就“句法”而言,各鼓点中均有大量的“双句子”(即由反复而形成的“句句双”式的乐汇),但同时又有大量的“单句子”夹杂其间。此外,各句之间长短不一,各鼓点之间句数多少不一,就使得所有的鼓谱都具有“自由诗”一样的结构特征。

由于上述特点,使得开封盘鼓在记谱时必须符合以下两点:第一,谱潜面不能套用1/4、2/4、3/4等拍号进行"混合节拍"方式记谱。否则,不但拍号变换频繁,不便于阅读,而且也不符合鼓谱节奏的内在规律。从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角度去考察,开封盘鼓的鼓谱只能用"有板无眼"的节拍形式进行记录,鼓点中反复出现的二拍、三拍子、四拍子等节奏型,均处于临时的、不稳定的状态。因而构不成“一板一眼”、“一板两眼”、“一板三眼”等节拍。第二,由于开封盘鼓的鼓谱并不呈现出方整的结构,且各句之间长短不一,因此,不能采取“连续记谱的方式”。只有采用“"分句分行”的方式记谱,才能忠实地显示出鼓谱内部的句法结构。在开封盘鼓的谱面中,竖直线并不是“小节线”,而是各句内“鼓串”间的分隔线,以体现鼓点的内部结构。

开封盘鼓的鼓谱属“套曲结构”。各鼓队所奏的全部鼓点称为——“套”,每套鼓谱均由若干个鼓点按固定的顺序连接而成。各套鼓谱之间所含鼓点的数量多少不等,最少的有三、五个鼓点,多的有十几个鼓点。如最有代表性的“老得胜会鼓谱”就由[老得胜]、[头道花]、[二道花]、[三道花]、[架三棒]、[葫芦炮]、[羊抵头]、[双嘟噜]、[抽梁抽柱]、[单游四门]、[双游四门]、[十六棒]、[狗咬狗]、[花三点]、[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凤凰三点头]、[狮子滚绣球]共十八个鼓点组成。在这套鼓谱中,前四个鼓点是基本鼓点,因为它们集中使用了开封盘鼓的各种不同的节奏型。这些鼓点中的一些基本节奏型在以后的各鼓点中反复出现,有的是原节奏型,有些是经过某种变形的。尤其是[架三棒],其节奏型穿插在各个鼓点中,被称做“鼓魂”。鼓谱中的这一特点,使得开封盘鼓的鼓点既风格统一,又富于变化。大部分鼓谱都属于这类联套方式。

在市区东郊的孙庄、范庄、沙岗寺一带流行的鼓谱,无论在鼓点的变化手法及连套方式上,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对于研究传统民间音乐的作曲手法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分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全套鼓谱是在四个短小的鼓点的基础上经过有规律地发展、变化而成。首先,四个原始鼓点按一定顺序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小套”;然后,四个鼓点同时进行“换头”、“换腹”、“换尾”、“扩句”、“缩句”等变形处理,每变形一次,就按原来的顺序连缀组合一次,形成一个新的“小套”。这样,经过五次变形,产生五个新的“小套” 加上原始形态的第一套鼓点,最后形成了包含六个“小套”共24个鼓点的全套鼓谱。在各套鼓点内部,鼓点的数量相同,鼓点名称相同,排列顺序相同。正套鼓谱结构规整、鼓点排列有序,同时有富于变化。这样的鼓点变形法和连套法,反映出在传统民间音乐的创作中,不仅有“即兴式”的作曲模式,同时也有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之上的“设计”型的音乐创作模式。  

与其他民间锣鼓乐相比较,开封盘鼓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开封盘鼓是一种齐奏形式,因此,开封盘鼓无论在鼓队中使用多少面鼓,鼓的形制是完全相同的,不需要专人演奏“领鼓”(即起指挥作用的独奏鼓)。另外,尽管鼓谱的节奏变化丰富,却没有“散板”、“延长音”、“临时休止”等节拍形式,所有的鼓点都是按一种习惯的速度、固定的顺序连续演奏的。就连强弱力度变化,也是由鼓谱所规定的。因此,鼓队没有指挥完全可以正常演奏。之所以必须要有“令旗”则是为了时刻提示鼓点的节奏特征,防止个别鼓手记错鼓点或速度不一致而造成演奏中的混乱。

开封盘鼓所用的大扁鼓属低音鼓,所用的镲也多为大镲。当几十面鼓,几十副镲在一起敲响时,气势十分宏大,远听象惊雷,近听如万炮轰鸣,颇有排山倒海之势,惊天动地之威。加之鼓点复杂多变、节奏强烈,表演热烈、粗犷豪收,具有一种近于原始、粗放、拙朴的艺术风格。同时,变幻莫测的鼓点和整齐而清晰的演奏,又使之带有一种细腻的,成熟的韵味。开封盘鼓这种融粗放与细腻、器乐演奏与舞蹈表演为一体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它无论是在听觉上还是在视觉上都给人以极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正是开封盘鼓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它深深地扎根在开封民间、久盛不衰的原因。

1991年,开封盘鼓在北京龙潭庙会上举行的全国第五届民间花会大赛的一举夺冠。同年9月,参加在太原举行的中国国际锣鼓节,在参赛的9个国家和9个省、市的代表队中,开封盘鼓一举荣获最高奖金奖,同时在沈阳举办的中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上,6项奖项的冠军悉数收入囊中。之后,开封盘鼓在全国民间花会大赛中连续参赛九届获9个金奖,在国际秧歌节上连续4届获4个金奖,在全国广场民间舞蹈大赛和全国鼓舞大赛中均获金奖。

1994年,开封盘鼓打出国门,到日本三重县世博会上表演,当地人民被开封盘鼓的魅力所征服,他们惊呼开封盘鼓为“神鼓”。同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开封18名少年盘鼓手表演了《鼓钹争春》,将开封盘鼓技艺展示给全国人民。

1997年,开封盘鼓参加香港回归祖国大型文艺晚会,进行了开场盘鼓舞表演。

1998年,代表队赴美国迪斯尼乐园表演长达6个月,给美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1999年,又夺得中华鼓王大赛金奖,并赴澳门参加回归祖国的庆典仪式。在建国50周年大庆活动中, 开封盘鼓作为特邀代表,在中心会场——天安门前进行表演。由于这些战果,河南省文化厅将1991年称为“开封盘鼓年”。

2009年参加‘’中原文化澳洲行‘’活动,向洲人民展示中华文化雄壮、豪放磅礴的艺术魅力。

2015年,山东省胶州市同中国舞蹈家协会连续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秧歌节,开封盘鼓在主会场开幕式!

2017年,开封盘鼓参加河南春节晚会开场录制!

2018年,开封盘鼓,以女子盘鼓出现在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分会场“国家级非遗项目秧歌汇演现场”并赢得最佳展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