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历史文化名人介绍

renwen 提交于 周六, 2024/01/27 - 22:43

陈雨苍

陈雨苍(1889—1947年),字少峰,又名少云、晓峰、晓云。湖北荆门人。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湖北陆军军医学堂,任湖北新军工兵营军医和救护队长。辛亥革命时,任季雨霖部军事参议、民事参谋、卫生科长兼野战医院院长。后以公费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科,毕业后,又以勤工俭学赴柏林医科大学深造。191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0年偕德籍妻子陈一荻回国,任北京内务部卫生司行走。次年回到湖北,经北京政府教育部批准,以庚子赔款为基金,在武昌创办湖北省立医学专门学校(后改为省立医科大学),任校长。校内附设中医传习所、女生护士班及助产士班。1926年在汉口华商街泰安里挂牌行医,并从事革命活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将同济医院的房屋和财产与自办的诊所合并,建立汉口医院;同时兼任湖北省立医院院长,并倡议成立武汉市医师公会。

1931年2月,以共产党嫌疑遭当局逮捕。在狱中受尽苦刑,腿部受伤致残。同年秋,保释去沪。

蔡寄鸥

蔡寄鸥(1889—1954年),原名无宪,又名乙青,号乌台。湖北黄安人(现红安)。14岁中秀才。同年父病死,住亲戚家任教,刻苦自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进两湖总师范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因家中生活困难,开始向《汉口中西报》、《公论报》投稿,以稿酬补贴家用。其时结识詹大悲、胡石庵等革命党人。由蒋翊武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转为国民党党员。1912年任武昌《民心报》编辑,兼为《中华民国公报》写小说。因发表《哀大江报》一文开罪于黎元洪,《民心报》被迫停刊。同年任《震旦民报》主笔,发表社论、小说讽刺黎,使该报被封。1914年在汉口德隆纸号教馆,同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后兼为《崇德公报》写小说连载。在汉口租界办《汉口月报》,参加讨袁运动。

武汉解放之初,蔡一面学习,一面替救济院盲艺人写唱本。旋至省文教厅巡教团任研究员,写戏剧和曲艺。8月调湖北省汉剧团编写剧本。1953年往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做研究志书的工作,将志书上的名胜古迹列成表式,并参考史籍说明其历史价值。同年该会合并于湖北省文史研究馆,蔡随之调该馆,参加《湖北省自然灾害历史资料》的编辑。蔡结合自身经历,撰写武昌辛亥首义史实,书名《鄂州血史》,22万余字,1954年7月写成,不久逝世。1958年7月,该书由龙门联合书局出版。

周鲠生

周鲠生(1889—1971年),原名周览。湖南长沙人。13岁应试即考取秀才,名列案首,有“神童”之称。读湖南省立第一小学,后因抗议校方欺压学生而带头“闹事”,被开除。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回国,在汉口参与创办《民国日报》,宣传民主革命。1913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继续攻读,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及金质奖章,后又去法国巴黎大学深造,获法学博士学位。1921年回国后,历任上海商务书馆编辑所法制经济部主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教授兼政治系主任。1928年积极参与武汉大学的筹建。1929年9月任武汉大学教授兼政治系和法律系主任、法科所所长。1936年7月任教务长。1939年赴美从事讲学、研究活动并任旧金山国际联盟组织中国团顾问。1945年夏回国,任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行宪国民大会代表。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广揽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克服重重困难,学校由四川乐山复员武昌珞珈山,恢复农学院,增设医学院,使武大成为拥有文、法、理、工、农、医的著名综合大学。1948年8月,武大18名学生被国民党特刑庭传讯,周大力支持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营救活动,并亲自出面营救。武汉解放前夕,坚决抵制白崇禧迁武大去桂林,率领师生保产护校。

解放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文教部副主任、外交部顾问、外交学会副会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人大法案委员会副主委。毕生从事国际法的教学和研究,著述甚丰,主要有《国际法》、《近代欧洲外交史》、《近代欧洲政治史》、《现代国际法问题》、《国际政治概论》等。

闻一多

闻一多(1889—1946年),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益善,号友山、友三,后改名多,笔名一多。湖北蕲水(今浠水)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留学美国,1925年回国。1927年应郭沫若之邀,在武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艺术股股长兼英文秘书,在奥略楼上亲手绘制反对北洋军阀的大幅画。随着国民政府内部矛盾的出现,闻离开武昌到上海。次年出版诗集《死水》、《红烛》,在诗坛上影响很大。1928年8月,受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兼国立武汉大学代理校长刘树杞之邀,回到武昌参与筹备武汉大学建校事宜,出任首任文学院院长,并被校务会议推举为课程委员会委员长。

闻为武汉大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引进欧美留学生,并给外国文学系讲授现代英美诗,讲授文学院的共同选修课西洋美术史,还约请朱东润为学生新开中国文学批评史。

在武大,闻实现了诗人向学者的转变。他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且成绩斐然,发表了论文《庄子》、长篇考证文学《杜少陵年谱会笺》等以及译诗《从十二方的风穴里》、《山花》等。1928年10月,被湖北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聘请为湖北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的普查及评判委员长,并出席11月武昌水陆街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举行的展览会,这次展览成为湖北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美术作品检阅。1929年6月1日,武汉各界在武昌首义公园举行孙中山奉安典礼,武汉大学的祭文经校务会议决定由闻撰写。闻还为武汉大学设计了校徽,并将新校址罗家山(又名落驾山)改名为富有诗意的“珞珈山”,均沿用至今。街道口老校门上的“国立武汉大学”六个苍劲大字也是他的手笔。1930年暑假前,因文学院内部的纷争,愤懑辞职,离开武汉大学到青岛大学任教。

1937年,闻回武汉闲居半年,后赴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对《楚辞》的研究成就尤大。1943年后,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4年秋,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7月15日,在追悼被国民党杀害的中国民主同盟负责人李公朴大会上,发表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痛斥国民党,当晚被特务暗杀,年仅47岁。

陈时

陈时(1891—1953年),字叔澄。黄陂环城桃花庙陈家中湾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宏文书院、中央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11年春回国。辛亥革命后任湖北军政府财政司秘书。次年5月,支持其父创办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武昌中华大学,父任校长。1917年底父逝,陈时继任校长,四处奔走求援,并远至南洋向华侨募捐,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附设小学、初中、高中3部,大学先后办有文、理、法、商及师范专修等科,学生近300人。民国时期曾担任教育部特别教育委员,世界教育会议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湖北省议会议员、国民参政员、国大代表。武昌解放前夕,参与张难先、李书城等发起的湖北人民和平促进会等活动。

新中国建立后,陈于1951年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任政治协商委员和土改委员会委员,并被选为省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被错判刑12年(缓刑2年)。1953年病故于武昌。1984年6月平反昭雪。陈一生矢志教育,不谋官禄,生活俭朴,有“清苦的教育家”之誉。遗著有《政党论》、《南洋游记》等。…

分类标签: 人物, 武昌区, 武汉市,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