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的道观道宫有哪些

renwen 提交于 周五, 2022/11/25 - 19:02

济南市的道教宫观介绍

一、五峰山道观

位于长清县城东南20公里处。作为道场兴于北魏。现存道观建筑规模形成于金元,分为北、 南两观。 北观为洞真观,又称神虚宫,居志仙峰下,金泰和年间 (1201~1208年) 全真道人丘志园、范志明创建。兴定年间(1217~1221年),道士王志深始建玉皇殿,并凿池引泉称“洞真观”。明代为全盛时期。明末清初,起义军占据道场,此后渐废。50年代后,道士还俗参加生产劳动。现存庙殿多系明清修补重建。布局南向,分东西两路轴线。东路有玉皇殿、娘娘庙、真武庙、三官庙;西路以望仙峰下的青帝宫为主,构成连贯的环形路网。南观名元都观,又称玄都观,是明德王府的陵园,现仅留有“八字墙”、墓门、石碑等遗迹。

二、蓬莱院

位于天桥区霞侣市街。始建于1918年,1924年5月建成,占地2668平方米。属道教全真龙门派。建筑分南、北两院。南院:正殿3间,名关帝殿,殿内有关圣帝君、关平、周仓3尊泥塑像;东大殿3间,内有慈航道人(观音)、眼光娘娘、癍疹娘娘3尊泥塑像;另有东配房2间,西配房5间,中间房内塑有灵官、土地诸神像。北院:东大殿3间,殿内正位为吕祖(吕洞宾),两侧各有童子塑像1尊,四周皆有壁画;北配房5间,山门两侧有石碑5通,院内有假山、鱼池及松柏。1948年济南战役中,部分建筑被炸毁。后经修建,建筑保持原样。“文化大革命”期间,道院房舍挪作他用。后由于几次火灾,道院设施荡然无存。1986年被恢复为正式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着手重修。

三、北极阁

又名真武庙、北极庙,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明清两代皆有重修。此阁主体建在一高7米的石镶筑台上,占地1078平方米,由钟鼓二楼、前后两殿和东西配房组成。北极阁属道教正一派,解放前夕有道士30~40人。1957年由大明湖公园接管。已无宗教活动。

四、长春观

位于市中区长春观街。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元至元四年(1267年)和明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及清代多次重修。现建筑为清代所建。长春观属全真龙门派。建国后归市文化局管理。已无宗教活动。

五、升阳观

又称吕祖庙,位于历下区寿康楼街。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始建,嘉庆、光绪年间扩建,1933年重修第二道庙门。有平房49间,解放前当出21间,剩28间。主持董嗣传,解放前夕还俗,庙已破烂不堪。1957年政府拨款整修,重塑了吕洞宾像,主持满永琛。此观属全真龙门派。1966年被占用。

六、吕祖庙

位于趵突泉北侧。始建于北宋熙宁五年至六年(1072~1073年),有南、北二堂,分别称“泺源堂”、“历山堂”,为官府接待使者的馆舍。金元时期改为“吕仙祠”,祀吕洞宾。明代和清初扩建,增祀文昌帝君、钟离权和斗母,形成沿南北向中轴线布局的二阁一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统称“吕祖庙”,为道教活动场所。1956年辟建趵突泉公园后,改称为“泺源堂”。1979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华阳宫

位于历城县华山之阳,又称华严宫。金兴定四年(1220年)全真派道士陈志渊创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改称崇正祠,万历年间复称华阳宫。明崇祯二年(1629年)建泰山行宫,民国时期增建净土庵。该宫有四季殿、泰山行宫、玉皇宫、三元宫、吕祖庙、关帝庙等建筑。1979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无宗教活动。

八、埠村三清观

位于章丘县埠村镇埠东村。始建于金大定五年(1165年)。金、元年间进行维修,在观门外右侧建文昌阁,左侧建王灵官庙;明嘉靖年间,对“三清”及诸神像进行全身再塑,增加了壁画。清乾隆年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维修,在三清观北面开辟花园;至清末民初,面积达0.87公顷。民国时期,改作埠村区(镇)公所、区立第一完全小学。除三清大殿为道人所用外,其余全部改建为教室、办公室,花园变为操场。1945年冬,“三清”诸神像被清除,三清大殿改作会议礼堂用。现存三清殿5楹10间。

九、其他宫观

玉皇宫一处位于历下区双福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年间重修,有北大殿3间。之后,李永和师徒又建了东大殿,重修了北大殿。前门至毛家坟,后墙至正觉寺街,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米。属全真龙门派。已废。

另有两处在天桥区:一处位于五龙潭西星垣街,始建年代不详,已废;另一处位于标山顶部,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有无梁大殿和钟鼓楼,20世纪60年代大殿被毁,现仅存钟鼓楼。

三元宫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建南、北两宫,一处在正觉寺西,一处在柴家巷东。1942年被日军侵占后废弃。

碧霞宫位于城区后宰门街路北(今岱宗街)。祀泰山神碧霞元君,俗称娘娘庙。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创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和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民国时期,曾被警察机关使用。建国后,改为岱宗街小学,1975年由济南第六十六中学使用,后又改为住宅。

关帝庙位于后宰门街东口路北。始建于宋代。初名汉寿亭侯庙,后改称关帝庙,又称关岳庙。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曾重修。前、后殿分别置关羽、姜太公塑像。清末,被巡警总局占用。后倾圮。民国时期曾设山东国术馆于此。

三皇庙位于济南东关青龙街。建于明代。庙门南向,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国后,先后被黑虎泉小学、太平街小学和济南第六十四中学使用。1990年拆除。

海山宫位于南关太平街。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建。已废。现原址由太平街小学分校使用。

督城隍庙位于东华街。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崇祯十二年(1639年)焚毁,翌年重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辛亥革命后,改作他用。仅存大门及院内部分建筑。1981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城隍庙位于将军庙街。清同治九年(1870年)建。正殿、东西配殿、前后殿仍存,已改为民居。

历城县城隍庙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创建于南关玉皇宫东侧。道光六年至九年(1826~1829年)迁建于城内武库街,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1952年后,在此相继建皇亭小学分校及宽厚所街小学。80年代初尚存大门及大殿,1985年拆除。

慈云观位于将军庙街。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建。原有房屋15间,建国后废,券门尚存。

迎祥宫位于舜井街。元至元十年(1273年)在舜庙东侧隙地创建。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建国前已废。元代至治三年(1323年)《迎祥宫碑》今存于其旧址西侧的舜园内。

五圣庙位于小后营坊街,南邻济南第八中学。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50年代尚存明万历、天启年间石碑4通。已废。

星宿庙位于南圩子门内,朝山街南段路西。庙门向南。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建国后改作他用。1987年改建朝山街拆除。

大王庙位于县东巷。清光绪初年建,祀金龙四大王及诸水神。已废。

水官庙位于碧霞宫东。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建。已废。

风神庙位于水官庙东。清嘉庆六年(1801年)创建。已废。…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