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曲子历史渊源及历史发展概况

renwen 提交于 周三, 2022/08/24 - 12:40

大调曲子,即开封鼓子曲。又称八角鼓、曲子、鼓词儿等,流布全省。

大调曲子的历史渊源,张长弓认为(见1948年正中书局出版的张长弓著《鼓子曲言》。):“鼓子曲是集南北俗曲之大成,系四方传来,渊源于明代俗曲,当无可疑。”此后,有的人认为大调曲子在明中叶以后,以流行在汴梁的小曲 为基础,吸收清乾隆年间在北方流行的岔曲作为 〔鼓子头〕、〔鼓子尾〕,而形成了鼓子曲。另有人认为,据鼓子曲的体制、曲牌等特点,与宋元时的鼓板乐,丝弦乐、缠令、缠达、诸宫调、元散曲等均有一定的承传关系。

据明沈德符《野获编》“时尚小令”条载:明弘治年间俗曲已唱奏于开封。嘉靖、隆庆时,已遍布中原。万历三十三  年 (1605年)刻印成册的《汴省时曲》里就有流唱于汴梁的〔泥捏人〕等。禹县顺店镇最大丝房“裕庆泰”的杨掌柜,不仅在工余、年节期间与工人围桌哼曲,弹唱自娱,并出资建起了曲子班“清音社”,以三角形的“清音社”社旗作标志,进行演唱活动。乾隆年间,鼓子曲已有相当规模,南阳尤为盛行。光绪四年 (1878年)南阳石桥镇人王庚轩,从北京求官带回子弟书《露泪缘》等曲词融进鼓子曲。通过商贸活动,从晋、陕、鄂、湘、川等省流入了 〔太湖〕、〔蛮口白〕、〔背弓〕、〔汉江〕、〔晋音〕、〔西皮〕等曲子。在演唱形式上,有一弹一唱和“众星捧月”的一唱众和。讲究闭目端坐,目不斜视,或以曲会友,家庭弹唱,或应邀为喜庆堂会献艺助兴,而不索取报酬。

清末民初,鼓子曲走向乡村,出现了茶馆曲子、地摊曲子和高跷曲子,并在一些地域形成不同支派。如汝南一带的丝弦道,周口的弦歌社,豫西的洛阳曲子,豫北的八音会、中州鼓调等。1912年以后,曲子班社纷纷成立,有影响的曲友随之涌现,如号称“曲子圣人”的汤寅侯,“曲子状元”叶先里,“曲子泰斗”郝吾斋,“西霸天”曹东扶,郑耀庭等,各响一方,并逐步形成雅、俗两派。雅派称为“客房台”戏,讲究“闭目端坐”。俗派则谓“活笸萝”曲子。20年代,一些俗派曲友与高跷结合,搬上舞台,发展为曲子戏,称小调曲子。

南阳一带称鼓子曲为大调曲子。此后,淅川县梁音阁、黄廉声,泌阳县的王周南 (王二胡琴)和邓县的曹东扶等,对大调曲子的曲词、曲牌和乐器进行了整理、改造、规范和丰富, 使大调曲子艺术更趋完善。

1953年南阳市张华亭大胆革除大调曲自娱性的传统演唱形式,率先登上舞台在南阳市曲艺厅售票演出。1956年王富贵首先站立演唱,并加上表演动作。1958年王富贵与省曲艺队第一代大调曲子女演员周小惠,在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开幕式上合唱的《玉姐学文化》(《探亲》),进一步丰富了大调曲子的表演。1959年中国唱片社首次灌制了省曲艺队周小惠、杨桂先演唱的大调曲子《仨姑娘拜年》、《车站服务员》等唱片。

分类标签: 曲艺, 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