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文化艺术:云冈康氏绢人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18/11/11 - 23:25

来源: 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大同文化:云冈康氏绢人

在中国,从事绢人制作的工艺美术家不在少数,制作技术、材料、风格也各有千秋,但真正打到雅俗共赏、古今融合、包罗万象的,首推云冈绢人。云冈康氏绢人的人物造型选择不受文化、历史、宗教、行业、艺术形式的限制,古典名著中的文学形象,历史神话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古时宫廷和普通百姓甚至十方世界一切诸神佛都是参照的对象。有人这样形容云冈康氏绢人:无论是古代文臣武将,还是仕女美人,或是金佛菩萨、伎乐飞天,个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是真正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殿堂中一颗灿烂耀眼的明珠。

一、走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技艺

云冈康氏绢人

据古籍记载,我国早在唐代就出现了类似绢人的手工制品。当时在福建南部农村盛行彩扎,开始时是用纸扎成各种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后来又表现一些广为流传的戏文和神话故事制成花灯供人观赏。以后这种扎制花灯的工艺逐步发展成了彩扎工艺品。

从民间彩扎工艺的盛行到绢人制作技术的成熟,变化最大的一点就是制作材料的改变。采摘的主材料是各类普通浆纸,而绢人的主材料是绫、罗、绸、缎、绢、丝、棉。制作材料的不同,使绢人从民间走进了宫廷和贵族阶层。在当时,以铅丝为骨骼,丝线为发,棉花、纱为肌肤,由手艺高超的雕刻匠人制作的头像、手、足,再覆以色彩鲜艳的高档丝绸,帛缎,这样高成本制作的精美人形艺术品,已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消费范围。可以说,在古代,绢人艺术是宫廷艺术,是深受达官贵人、王孙公候、公子小姐所喜欢的奢侈艺术品。

宋人孟元老所写的《东京梦华录》是一部笔记体散记文著作,对宋徽宗政和、宣和年间汴京的汉族城市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有翔实的记载和详尽的论述,书中有专门介绍绢人制作的章节:“当时的民间艺人能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可见宋代绢人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明代流传下的书籍中,还记载有民间艺人制作绢人。清代匠人用绢纱绫罗剪扎成老寿星和麻姑,与寿桃寿面一起作为祝贺寿诞的礼品;只是后来这些制作绢人的技艺却一度失传了。

二、民间手工布艺和康氏绢人的前身

山西大同文化:云冈康氏绢人

 

在中国的民间工艺中,传统手工布艺是指手工制作的布类艺术品,古代民间布艺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和背包等其他如香袋扇袋荷包等小件的装饰。以布为原料,集民间的剪纸艺术、刺绣等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到了现在,布艺有了另一种含义,以布为原料经过艺术加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制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手工布艺遍布全国各地,风格特点也各不相同。山西作为我国民间手工艺布艺传承最早的的地区,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历史上,山西民间手工布艺辈辈相传,争奇斗艳,巧妇辈出;裁剪缝绣从衣衫鞋袜到门帘绣兜,无所不尽其精。虎头帽、花鞋垫、绣布兜、吉祥门帘、喜庆盖头.....品种繁多,目不暇接。其中,又以布艺娃娃最为生动有型,既有市井常人又有戏剧人物,憨态可掬、古朴可人。尤以布头小料缝制的玩偶娃娃最具山西特色。

出生于十九世纪初期,民间老艺人康巧玲的外婆大花就是当地布艺娃娃的制作高手。巧娘大花的女儿田桂枝秉承其母的传授手艺,也为左邻右舍的孩子缝制布娃娃,有胖福娃也有哪吒一类的神话人物。据康巧玲老人讲,她生平最爱的就是妈妈给她缝制的一个仙女娃娃,这个娃娃伴随了她一生,也激发了老人立志弘扬传承的念头。

三、康氏绢人,中华一绝

云冈康氏绢人



自幼学做绢人的康巧玲,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心灵手巧。从祖辈口传身教的制作记忆再结合自己曲艺生涯所沉淀的历史知识和表现艺术,康巧玲创造出了驰名中外的“云冈康氏绢人”。在缝制“布娃娃”的基础上,借鉴了戏剧脸谱制作、版画艺术及云冈石窟的人物造型,采用上等绫罗绸缎丝等制作出的云冈石窟《佛陀法相》、大同华严寺的《合掌露齿菩萨》;更有《四大名著》、《西厢记》等成组的故事人物绢人,形象逼真、做工精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关云长秉烛读春秋》绢人,将关公长冉蚕眉、凝神沉思、一身浩然的神态刻画的淋漓尽致。在《红楼梦人物群像》的作品中,康巧玲根据经典故事“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卧石”等创作出逼真生动的传神形象,远销海外,深受各国藏家的喜爱。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