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可以看到,不少漳州窑出产的瓷器底部沾有不少细砂,汕头市博物馆馆长何卫毛对此解释道,瓷器底部的细砂有可能是瓷器在海底被腐蚀的痕迹,但更可能是在烧制的过程中因条件所限所沾上的细砂。“这在民用瓷器中较为常见,被称为‘砂足器’”。何卫毛馆长说。
相比漳州窑出产的瓷器,景德镇窑出产的瓷器则较为精细。何卫毛馆长拿起旁边一个景德镇窑出产的瓷器,轻敲起来的声音比漳州瓷更加清脆。“我们可以看到,景德镇窑出产的瓷器胎壁较薄,而且胎质较为细密,青花也比较精美。”何卫毛说。
这艘明代古沉船上所载的文物从工艺价值来看,尚且没有达到精美绝伦的地步。何卫毛馆长对此解释道,在古代烧制瓷器,有民窑官窑之分,所谓官窑就是皇家御用的瓷器,是不计成本烧制的产物,只求工艺精美,但是这些瓷器很少会流入民间。相比之下,民窑的烧制则讲究实用,即使稍微有瑕疵,只要不影响使用,也会流入市场。
“南澳Ⅰ号”正是把这些民窑烧制出来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销售海外。这些中国瓷在海外因为较海外烧制的陶器质量更好,也更为精美,所以广受欢迎。“这些文物的价值体现在大批量出产、有具体可考的窑口、能够反映当时生产力现状,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着无可替代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何卫毛馆长介绍说,回到当时水下考古的时期,“南澳Ⅰ号”这样完整的明代古沉船在国内出水尚属首例。
据悉,此次展览为汕头海丝申遗系列展览之一,在2015年,汕头文广新局就曾先后三次在汕头市博物馆举办《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粹陈列》《影数海丝——汕头对外贸易历程展览》《海丝记忆——海上丝绸之路邮品精品展》。
链接
历时3年的“南澳Ⅰ号”文物出水史
2007年5月,有渔民在汕头南澳岛东南方三点金海域乌屿和半潮礁之间的海底作业时,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5月25日,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根据线报,两次抓获非法打捞水下文物嫌疑人10名,查扣文物138件,其中10件经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后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这批文物主要为明代晚期瓷器。
5月底,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期派遣水下队员进行实地潜水摸查,发现沉船遗址准确位置。由于此船发现为广东阳江海域的“南海Ⅰ号”之后,故这艘古沉船被先期命名为“南海Ⅱ号”。
2007年6月初,广东文物考古所正式组织水下考古调查队,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进驻沉船遗址现场开展前期调查和外围搜寻工作,多方面掌握沉船结构、保存状况、文物价值、海洋环境等基本情况。
2009年9月,国家文物局按遗址地域命名规范,将“南海Ⅱ号”更名为“南澳Ⅰ号”。同月26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项目正式启动。
2010年—2012年,“南澳Ⅰ号”沉船抢救性发掘工作开始,历时3年,每年约3个月,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
其中,在2010年,水下考古队对“南澳Ⅰ号”的二号舱、三号舱、四号舱、五号舱内的文物进行发掘。5月9日,出水的完整或可复原文物累计达千余件。同年,“南澳Ⅰ号”被定级为“2010年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一号工程”。
2011年4月,“南澳Ⅰ号”第二次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启动,至11月共出水文物9436件,其中瓷器以福建漳州窑青花为主。
2012年5月,“南澳Ⅰ号”第三次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启动,从6月开始打捞,至9月结束。当年也曾有水下考古人员对记者透露有方案将把“南澳Ⅰ号”古沉船船体打捞出水在近岸建馆保护,但至当年水下考古工作结束,并没有实施船体打捞,而是将船体覆盖和进行水下保护。2012年,“南澳Ⅰ号”水下的考古工作告一段落,“南澳Ⅰ号”所在的海域仍得到全天候雷达监测保护,古沉船暂时原址保存。
展讯预告
展览名称“南澳遗珍”地址汕头市博物馆三楼3C展厅展览物品“南澳Ⅰ号”部分出水文物展览时间春节前开始,展期约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