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洞:
雪花洞[XuěhuāDòng]在巩县县城南50公里,嵩山北麓老庙山。以洞内遍布姿态迥异的石花、石珠、石枝、洁白如雪得名。洞口高525米,洞内长710米,分一厅三洞。厅居中央,高阔如宫殿,底面积约2200平方米,由此向外辐射出三条洞廊:东北面的雪花洞洞道宽窄悬殊,以布满雪白晶亮的石花、石林、石珠而得名。西北面的神仙洞得名于顶端四壁的石笋、石钟乳洁白如玉似神仙。南面的玉柱擎天洞,因洞口矗立有一连接顶底,直径2米的巨大玉色石柱而得名。
鸡冠洞[JīGuānDòng]在栾川县城西4.5公里双堂村南,鸡冠山山腰。山形远望似雄鸡,顶有一巨石如鸡冠,得名鸡冠山。洞因山得名。溶洞口朝南,洞道下倾,洞口至洞底高差119米,主洞总长278.3米。洞由4个洞道、4个大厅组成。俗称大殿、二殿、三殿。洞内千孔百穴,石柱、石笋等溶积物形态各异。
荷花洞[HéhuāDòng]在西峡县城北偏东20公里,独阜岭南麓峭壁下,洞内顶壁有一个大石钟乳,中红边白,状若荷花初绽,故名。洞口向南,洞内面积约500平方米,阔如厅,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床等。
西峡蝙蝠洞[XīxiábiānfúDòng]在西峡县城西4.5公里油坊村东。因洞中常有成群蝙蝠栖息得名。一名云华洞。洞口朝西,内行百米有大平台,水自四壁滴下。台左右各有一窄洞,人勉强可入,内深莫测,投石可闻水声。
神仙洞[ShénxiānDòng]在西峡县城西40公里,西峡——灵宝公路东侧悬崖上。洞中有一高5米石钟乳,形似身披珍珠袈裟的大佛,常有人来此求神拜仙,故名。洞口朝西,洞道宽阔,进入500米下倾,不能前进,只闻流水声。洞中钟乳石姿态如神仙,巧夺天工。洞下有鸽子洞,以常栖鸽子得名,深50米,伟如宫殿,钟乳石、石笋奇丽多姿。最下有鱼库洞。三洞直距不到千米,另有十多个小山洞。
桐柏水帘洞[TóngbǎishuǒliánDòng]在桐柏县城西5公里处。洞口被山顶悬泻而下的瀑布遮盖,若水帘垂挂、故名。洞口朝北,距地面高约30米,石洞阔如厅,凉气袭人。洞周围风景秀丽,旁有水帘寺。
象山洞[XiàngshānDòng]在栾川县城西南杜湾西北象山南坡上。以溶洞位于象山得名。洞口朝东南。内长214米,相问分布有5个较狭窄洞道和5个较宽阔的大厅,各又连通大小、形状、数量各异的支洞。第5厅最大。洞底高低不平,四壁布满石笋、石柱、石幔、石床等。
牛尾巴山洞[NiúwěibāshānDòng]在淅川县城东南2.5公里牛尾巴山南坡。洞因山得名。洞口海拔250米,洞长61米,洞道狭窄,形态呈“入”字形。
九龙洞[JiǔlóngDòng]在卢氏县城西南26公里,东茄子河口左侧山麓。自上而下曲折延伸,形似蛟龙,高有九层,故名。一名“九龙圣母洞”。洞深40多米处洞道向上延伸,洞顶层称仙家洞,宽阔似殿厅,顶悬一米许石玉蝎。洞中石灰岩溶积物形态如柱、如人、如狮、如鼓、如弦。洞廊百余米,直至出洞口。出洞口右侧有天井,水通洞底暗河。山下进洞口有一株珍稀珂楠树,高数丈,树龄300年以上。每年开花一次,次次花色不同,有7色以上。花形有紫喇叭花、小黄花。
狄青洞[DíqīngDòng]在内乡县城西16公里处。据传,宋将狄青部兵士作战,拒洞坚守,阵亡于此,故名。洞口阔如门。洞内沿岩缝蜿蜒伸出4个支洞。一洞上斜至山顶,坡度60°,高百余米、顶口常有风声作响,称风啸眼。西北一洞洞底有两阔厅,称男女绣房,内有一石人传为狄青化身。东北一洞洞顶皆异态石钟乳,底有水潭。潭侧有一窄洞。
嵩县蝙蝠洞[SōngxiànbiānfúDòng]在嵩县城西南28公里,小章河口。因山洞口形似蝙蝠,且内常栖蝙蝠得名。洞口向北,海拔859米,洞道上伸至中部,经一多峰小石山后又下倾。绕小山泉水环流,入东侧小水池,池终年注水不溢,小山左右各有一小支洞。洞内可容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