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因叛徒出卖,陈春和在汉阳家中被捕。3月4日,与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夏文清等人就义于武昌文昌门外。
哈汉章
哈汉章(1879—1953)字云裳、槃园,汉阳县城区(今汉阳区)人。回族。17岁中秀才,年刚20岁时,以商业界秀才子弟选入两湖书院商斋学习。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月,哈与同学刘邦骥、吴元泽等20人入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学习。次年十一月毕业回国。光绪二十九年起,至光绪末年先后任湖北省普通学堂教习兼监学、湖北省弁学堂教官、军督处副使、军咨府军咨使、清政府陆军部练兵处军学习监督、署军令司副使、中央裁判官长。宣统元年(1909年),任训练文军咨官。次年春,拜会日本天皇时,天皇亲书“福”、“寿”大字各一帧相赠。
宣统三年(1911年)初,哈联系日本士官学校同学、同盟会人士黄兴、李书诚等秘密参与反清活动,武昌首义后任陆军第八师师长。黎元洪裁减湖北新军后,即被袁世凯任用为总统咨议。民国四年(1915年),任总统府顾问,被授陆军中将衔。黎元洪任大总统时,为总统府侍从武官长,兼军事幕僚长。民国十年7月,被授予将军府廉威将军。
民国十年(1921年)后回鄂定居,对家乡汉阳县堤防水利尤为关心,倡议兴筑东城垸堤(在今汉南区)。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勘测设计,提出《东城垸堤工程设计书》,并筹得数以万计的工程款项。民国十四年组成东城垸工程处,自任工程处主任。民国二十年春夏间,垸堤刚刚完成,即遭百年未遇特大洪水,被全部冲坍。不久在北京政府边务委员会任挂名委员,定居北平。
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后,日伪派汉奸张燕卿以高官相诱,哈托病以拒。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曾以“身在敌占区,不惧协迫”予以褒扬。1946年7月,国民政府授予哈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时,拒绝参加竞选。1953年患脑溢血病逝于北京。
周仲宣
周仲宣(1881—1967)字咸绥,祖籍江西乐平,后迁江夏(武昌)。其父周庆春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将祖传周天顺炉冶坊由武昌大堤口迁汉阳县城关双街弹夹巷(今汉阳区南岸嘴,巷现已拆废),周天顺更名为“周恒顺”。周仲宣14岁即随父经营。15岁在自家炉坊学翻砂和试制轧花机。次年,自制一台木架铁链带手摇车床(能车1英寸小铁件)。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周仲宣继承祖业,当年,又自制2部铣床、1部刨床。此后,陆续购买蒸汽原动机和其他机器设备,聘请技师,增加工人,于光绪三十一年完成向机器厂的过渡,将炉坊易名为周恒顺机器厂。
机器厂所产抽水机、轧花机分别在宣统元年(1909年)武昌物品展览会和次年南洋劝业奖进会上获得三等奖和二等镶金银牌奖。民国三年至十年先后仿制出30匹马力煤气机、试制出卧式煤气机及45匹马力立式三缸煤气发电机组。
产品在长沙国货陈列馆展出后,行销湘、鄂、川、陕、豫、赣、苏等省。至民国二十五年,周仲宣经营的“周恒顺”拥有各类机床数十台,生产动力设备和工农业机械,是湖北规模最大、制造技术水平最高的民营机器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周恒顺机器厂以低于英商1/4的价格争得生产蒸汽机订货。为宣传民族产品,在蒸汽机机座上铸“同胞细听,权利须争,我邦能造,不购外人。由知此意,方称国民,专买洋货,奴隶性情……”等字。
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中旬与汉阳实业家周文轩一起被捕入狱,并被查封财产,后两人一起被无罪释放。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仲宣将工厂西迁重庆。抗战胜利后,周仲宣将工厂部分迁回汉阳,于1946年12月开工运转,成为武汉地区第一个迁回复工的工厂。
1950年初周仲宣由渝转道广州返回武汉。随后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员、湖北省财经委员会委员,并任湖北省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夏,响应政府号召,向中南工业部申请公私合营。1953—1954年迁往武昌官布局旧址(解放桥附近),改组为武汉动力机厂。1958年合并为关山工业区武汉汽轮发电机厂。1967年1月,人称“武汉机械工业先驱”的周仲宣逝世。
王风清
王风请(1884—1935)别名穆如,汉阳三眼桥(今汉阳区永丰乡三眼桥村)人,清末举人。6岁背诵四书五经如流,被乡人誊为神童。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参加县学童子试,拔为案首(第一名),随即参加汉阳府学科考,考中秀才,年仅12岁。光绪二十五年入两湖书院学习。光绪二十九年参加癸卯恩正并科乡试,中举人。次年,被张之洞选送至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以成绩第一名毕业,随即又考入日本步兵专科学校,再居榜首毕业。因两次获第一,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妒忌,阴谋戕害未逞。回国后,任职于陆军部。
清宣统三年至民国十四年(1911—1925年),王风清历任北洋政府陆军部科长、副司长、司长等职,陆军部颁发的典范令和各科军事教程,多出其手或由其主编。其间主持翻译日本、西欧的军事名著多部,同时又兼职于陆军大学,讲授战略学。
民国十五年(1926年),王风清辞职离京,不久入冯玉祥部任高级参谋。民国十八年任阎锡山“平津卫戍总司令部”(驻北京)参谋处长,不久升为参谋长。同年随阎锡山入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阎任部长,未到职,由政务次长朱绶光代行职权),任常务次长兼总务厅长。次年被蒋介石委以中将参议,在训练总监部主持“统帅学”研究。民国二十一年降格出任参谋部湖北陆地测量局局长,主持测绘印制鄂、湘、赣、皖等省五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此前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为后来抗日战争使用。
民国二十四年,王清风突发脑溢血逝世。其遗著有《统帅学》、《孙子兵法校释》、《战争与道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之哲学基础》等。
周苍柏
周苍柏(1888—1970)周仲宣之长子。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毕业后入美国纽约大学,于民国六年(1917年)毕业。后在上海银行任职。抗战初期创办重庆汉中制革厂、重庆华中化工厂并任董事长。后兼任重庆复兴公司协理。民国二十九年后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湖北省银行部经理,后又兼任省平价物品供应处总经理。其间周面向社会举办“民享服务”、“物物交换”,沟通有无,以稳定物价,成效显著而各省仿行。同时积极支持抗日宣传。抗战胜利后转任民国政府善后救济总署湖北署署长。
1949年9月,出席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委会议。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轻工部副部长、工业部副部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员,湖北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副主席,省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周曾创办东湖海光农圃(东湖风景区前身)。1970年周在北京逝世。长女周小燕为世界知名音乐艺术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
刘开榜
刘开榜(1892—1944)汉阳人。幼家贫,到汉口一家餐馆当学徒。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起,先后在汉口武鸣园酒楼、德华酒楼掌勺,烹制鮰鱼,挂“鮰鱼大王”牌。两年后,汉口老大兴园酒楼聘其为掌厨,主理高档鮰鱼菜肴和高档宴席。老大兴园酒楼精制“鮰鱼大王”广告牌招来顾客,刘因此名扬武汉三镇。
刘开榜拿手名菜“红烧鮰鱼”,制作精湛,制出的鮰鱼味鲜醇厚,质嫩如脂。当时武汉达官名人设宴会友,均以点刘开榜亲烹鮰鱼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