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也称河南梆子、高调、河南讴(靠山吼)。它的源流说法不一,一说是在河南民间说唱艺术基础上吸收其它戏曲艺术成果逐渐形成的;一说是从流行在中原的“弦索”演变而来的;也有说是从东路秦腔 (同州梆子)演变而来。至今诸说并存,尚无定论。
清乾隆十年(1745年)《杞县志》记载了当地群众迎神赛社喜爱逻逻、梆、弦的习俗。在此前后,宝丰人李绿园所著的《歧路灯》曾写有六七种戏曲在开封演唱,其中就有“本地土腔”的“梆锣卷”;新安人吕公溥在所编剧本《弥勒笑》 序言中也有“关内外优伶所唱的十字调梆子腔,歌者易谱,听者易解” 之说。清末民初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中有 “土梆戏”条,说“土梆戏者,汴人相沿之戏曲也,……道白说词,悉为汴语,而略加以靡靡之尾音”。1916年朱仙镇的《重修明皇宫碑记》中,记有清同治年间的戏班70多个,分布在黄河南北的府、县、村、镇30多处,绝大多数是河南梆子戏班。
河南梆子随着流布地域扩展和名角涌现,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分支。有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西府调),还有活动在商丘一带的豫东调,活动在漯河、许昌、周口一带的沙河调,活动在豫北一带的高调。
豫东调、沙河调、高调和祥符调比较接近,关系密切,一般又通称为豫东调。
1911年辛亥革命后,开封先后建立了一些茶社,河南梆子戏班多在茶社演唱。郑州、洛阳、商丘、信阳和新乡等地也先后有茶社建立,为梆子戏班大批进入城市演唱创造了条件。知名者男旦如李剑云、时倩云、王絮亭、林黛云、点翠红、李瑞云、阎彩云和翟燕身、燕长庚,须生如杨小德、张小乾、张福寿和王海晏、张子林,丑角李德魁等。尤以李剑云 “天赋歌喉”“善制新腔”,遐迩闻名。
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内,先后建立了 “永安”、“永乐”、“国民”和“同乐”4个戏园,成为豫剧主要演出场所。一批女演员先后在豫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如马双枝、陈素真、王润枝、司凤英、史彩云、孙兰芳、李镜花和田岫岭等,其他知名演员还有张玉合、彭海豹、杨金玉、陈玉亭、金玉美、徐文德、赵义庭和王仲华等。1935年底豫西名角周 海水率班到开封演出,受到观众欢迎,为豫剧的豫西调、豫东调两大流派的交流开了先声。1937年初,以常香玉、张同庆为主演的中州戏曲研究社和以陈素真为主演的豫声剧院、以马双枝为主演的永安舞台三足鼎立,争奇斗艳,进一步促进了豫西调和豫东调两大流派的交流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部分艺人如常香玉、陈素真沿陇海线流亡西北,在西安、宝鸡和兰州等地逐渐站住了脚。一部分艺人如毛兰花、阎立品和马金凤等奔波于尚未沦陷的郑州、洛阳、许昌和漯河之间及豫皖、豫鄂边界新兴商埠、码头搭班演出,维持生活。在战乱、灾荒双重重压下,豫剧艰难地在延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市、县按照人民政府的 “改人、改制、改戏”的政策,将原有豫剧班社进行整顿,先后建立的省级剧团有大众剧团、人民剧团和歌剧团,1956年建立了河南豫剧院(下设一、二、三团)。1957年,全省共有137个职业团体。挖掘整理和改编了一些传统剧目,创编一批现代戏,涌现了一批新人,豫剧舞台焕然一新。参加了省内外各种类型的会演和交流演出,一些剧目拍成电影。豫剧的影响迅速扩大,除河南外,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吉林、黑龙江和台湾等16省、市、自治区都有或曾经有过豫剧专业团体。全国的豫剧团约有230个左右,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性大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