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为子女认干爹干娘相关文化习俗

renwen 提交于 周四, 2022/09/01 - 23:29

认干亲,又称“打老契”、“认干爹(娘)”等。旧日认干亲多为联络友谊或为子女的健康而采取的祝福活动。河南民间认干亲也是这种习俗的传承,但以求子女安康者为多。

民间认干亲者,多独生子女之家。还有因子女生养艰难历经夭折之苦者,或因婴儿体弱多病或通过问卜知其子“命”运不佳者,也以认干亲“相克”。

认干亲的对象,一般多选儿女成群、家族兴旺者,或选姓氏“吉祥”人家。周口一带认干亲都喜欢认给姓刘姓程的人家,因为“留”而不去,“成”而不夭。修武一带认干亲多用“碰亲”之法:选亲时,由小儿之父清早起床外出,在本村或外村碰见的第一个人,便为干亲对象,然后到其家中说明来意,如对方子女稀少则可由其介绍另一多子女之家认之。也有的听信算卦先生所云认为其子“命”中缺土缺木,便据此而认给石磨、石碾、槐树等作亲的。

所认干亲男称“干爹”、“干大”,女称“干娘”、“干妈”。干爹、干娘与干儿子的父母则互称“干亲家”。一般认干亲之日,干娘要买一只碗、一双筷,并备置一件衣服送至干儿女家中,以示其家中多了一口人。干儿女家则热情款待。周口一带,还要举行一个象征性的出生仪式。届时,先由干娘将预先缝制好的开裆裤子,给干儿女穿上,穿裤时,干儿女在干娘的协助下从裤裆里钻出来,以示干娘亲生。然后干娘再为干儿女挂锁,自此两家便为干亲。逢小儿生日或逢年过节便相互送礼来往。干娘为干儿所挂之锁多系用红线绳、穿以铜钱。铜钱锁按岁数,一岁加一枚,直至12岁时再由干娘摘去,俗称“脱锁”。此后,子女生日庆贺一般不再进行。两亲家间只在节日相互来往。

认干亲之俗今日仍存,但迷信色彩渐淡,多为加强人际关系而相互攀亲者。

分类标签: 干爹, 河南, 河南